节水抗旱稻显性核不育轮回选择群体构建与种质创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安宁

作者: 张安宁;王飞名;罗星星;刘毅;张分云;刘国兰;余新桥;罗利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轮回选择;种质创新;显性核不育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04 期

页码: 91-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扩大节水抗旱稻遗传基础,利用显性核不育轮回育种方法开展节水抗旱稻种质创新.以"三明显性核不育"材料为载体,优良水稻品种、节水抗旱稻品种和亲本材料为受体,创制节水抗旱稻轮回选择群体.通过亲本选择、不育株选择、筛选压力选择和可育株选择,创制了一批具有节水抗旱、抗病虫、高产优质等绿色性状的优异种质资源,为节水抗旱稻突破性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种质.

分类号: S511.03

  • 相关文献

[1]利用显性核不育基因进行轮回选择的水稻育种技术路线设想. 杨金松,黄显波,张再君,邱东峰. 2010

[2]育种工厂的建设及其在节水抗旱稻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王飞名,张安宁,刘毅,孔德艳,刘国兰,余新桥,罗利军. 2022

[3]耐盐碱节水抗旱稻的种质创新. 刘国兰,陈之豪,张珍,王加红,余新桥,罗利军. 2022

[4]矮败轮回选择工具创新小麦种质资源的应用研究. 李强,李筠,任立凯,孙中伟,浦汉春. 2012

[5]轮回选择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方法. 董民堂,闫彩清,李凌雨,王学雄. 2004

[6]轮回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漆映雪,邹小云. 2008

[7]黑龙江省矮败小麦利用与研究进展. 赵海滨,肖志敏,辛文利,张春利,宋庆杰,张延滨,于海洋. 2008

[8]亚麻雄性不育系后代遗传规律探讨──Ⅰ.侧交.兄妹交.回交后代育性表现. 张辉,王宜林,张慧敏,丁维. 1997

[9]甘蓝型油菜高油分恢复系YD57R的选育. 杨红,袁暘晹,秦信蓉,杜才富,喻时周. 2015

[10]亚麻显性核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高凤云,张辉,贾霄云,斯钦巴特尔. 2011

[11]显性核不育亚麻的雄性不育性研究. 张辉,陈鸿山,王宜林. 1993

[12]亚麻雄性不育系后代遗传规律探讨(Ⅱ)-可育株自交后代育性表现. 张辉,张慧敏,丁维,王宜林. 1998

[13]一个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材料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董云麟,杜禾. 1993

[14]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遗传研究及育种利用. 朱吉风,周熙荣,张俊英. 2021

[15]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HY15AB”的选育.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杨立勇,蒋美艳,顾龙弟,钱小芳. 2010

[16]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广恢系转育研究. 席代汶,范志忠,易冬莲. 1995

[17]甘蓝型显性核不育双低油菜新品种'核杂17号'的选育. 张俊英,蒋美艳,李延莉,江建霞,王伟荣,孙超才,杨立勇,周熙荣. 2017

[18]川油15核不育三系制种技术的应用研究. 董云麟. 2004

[19]青花菜两类雄性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 舒金帅,刘玉梅,李占省,张黎黎,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 2015

[20]显性核不育油菜(Brassica napusL.)无蜡粉纯合两型系的选育. 周熙荣,李树林,顾龙弟.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