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肥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平

作者: 田平;马立婷;逄焕成;陈涛;李玉义;王婧;齐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大豆;硅肥;产量;净光合速率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5 年 06 期

页码: 136-1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硅肥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明显提高叶色值,延缓叶片衰老进程;硅肥可提高两种作物对强光与弱光的利用能力,并且提高叶片光能利用效率、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但施用硅肥后却降低了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两种作物产量对硅肥响应存在明显差异,施用硅肥增加了玉米穗粗、粒深、穗行数、行粒数,抑制了秕粒的形成,但施用硅肥降低了大豆单株生物量、有效分枝数、经济系数,增加了子粒虫食率;施用硅肥后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增产幅度达16.5%~25.7%,大豆则略微减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分类号: S513`S565.1

  • 相关文献

[1]硅肥浓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宇先,崔蕾,宋北光,孙士明,徐莹莹,李青超,赵蕾. 2019

[2]硅肥对玉米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王大为,史磊,孙成韬,赵海岩,王延波. 2017

[3]硅磷配施对春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周超,王俊强,韩业辉,许健,徐婷,于运凯,董扬,丁昕颖. 2023

[4]氮磷钾减量配施硅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李其勇,程明军,李星月,郭展,张鸿. 2018

[5]超前去雄携带叶片数对玉米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曹晋军,刘永忠,李万星,靳鲲鹏,李丹. 2017

[6]尿囊素浸种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谢德意,梁慧珍,赵伯善. 1995

[7]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王创云,赵丽,王陆军,侯雅静,王美霞. 2013

[8]玉米施用硅肥田间定位试验研究. 高玉山,毕业莉,姜柏臻,崔汉成,方力,宋殿友,宁连荣. 2002

[9]玉米施用硅肥的肥效初探. 赵宏儒,张彦萍,张丽清,王春辉,石晋文,马丽萍,张嘉云,任瑞丽. 2004

[10]硅肥的抗旱增产作用. 孙毅,高玉山,任军,闫孝贡. 2002

[11]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系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及与叶片光合的关系. 邓宏中,李鑫,徐克章,李大勇,孙苗苗,张治安. 2013

[12]春大豆鼓粒期翻叶对叶片生理活性的影响. 王聪,赵连佳,张建勋,任金涛,张志斌,章建新. 2021

[13]春大豆鼓粒期冠层翻叶原因及翻叶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粒重的影响. 王聪,赵连佳,张建勋,章建新. 2020

[14]广西大化县玉米间套种大豆新品种试验研究. 韦玉坚,韦春琴,韩烨君,刘永贤. 2013

[15]半干旱区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孙占祥,杨久廷,张玉龙,郑家明,刘洋. 2011

[16]长期施用氯磷铵钾复混肥对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王延平,程波,于明,王德清. 2008

[17]玉米大豆间作对辽西地区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洋,孙占祥,白伟,郑家明,侯志研,张莹,文凤. 2011

[18]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吴嘉彧,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陈磊,吴俊江. 2019

[19]不同氮水平下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孔玮琳,薛燕慧,李进,李冬,梅沛沛,夏海勇. 2018

[20]玉米/大豆带田大豆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立明,陈光荣,张国宏,杨如萍,董博,杨桂芳,南琴霞,温健,牛建彪.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