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华南稻区常规籼稻产量水平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传光

作者: 刘传光;周汉钦;冯道基;周新桥;陈达刚;李丽君;李巨昌;张桂权;陈友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华南地区;常规籼稻;产量水平;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2 年 26 卷 002 期

页码: 182-1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近50年来华南地区常规籼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6项主成分的方差总贡献达到85.1%,其中穗粒数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高.回归分析结果则显示,生物产量因子得分与产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最大,表明其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基于前6项主成分得分进行品种聚类,可以将品种分为5大类.进一步对不同品种类别的各项主成分得分以及各项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生物产量是决定华南地区水稻产量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不同类别间穗粒数因子与粒重因子相互消长,其中任一项因子得分过低都将限制产量水平提高,只有两者达到比较理想的平衡时,才能在高生物产量水平的条件下实现库容量的提高,促使产量水平提高.以提高生物产量为前提,在现有大穗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千粒重水平,使穗粒数因子和粒重因子在更高水平上形成新的平衡,将是进一步提高华南地区水稻产量水平的重要途径.

分类号: Q943.6+5%S511.2+1

  • 相关文献

[1]影响华南稻区常规籼稻产量水平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μ. 刘传光,周汉钦,冯道基,周新桥,陈达刚,李丽君,李巨昌,张桂权,陈友订. 2012

[2]华南地区常规籼稻主栽品种间亲缘系数分析. 刘传光,周新桥,陈达刚,周汉钦,冯道基,李丽君,李巨昌,张桂权,陈友订. 2012

[3]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和株型性状的遗传改良. 刘传光,张桂权,周汉钦,冯道基,郑海波. 2010

[4]广西新育成的常规籼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分析. . 2012

[5]“克字号”系列春小麦新品种简介. 邹东月. 2012

[6]不同库容量常规籼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基本特征. 董桂春,李进前,于小凤,周娟,田昊,张燕,张传胜,张岳芳,王余龙. 2009

[7]景食两用常规籼稻板仓全彩的选育. 闵军,刘利成,刘三雄,李卫东,胡敏,肖晓玲,黄国林,黎用朝,李晓媚. 2021

[8]耐盐水稻新品种广红3号的选育与应用. 张强,江奕君,林青山,余宁,魏娟,高云,刘志霞. 2024

[9]特种常规籼稻新品种板仓红糯. 闵军,刘利成,刘三雄,胡敏,李小湘,黄海明,黎用朝,李晓媚. 2021

[10]中国常规籼稻品种的米质及其优质达标率的研究. 闵捷,朱智伟,陈能,许立,章林平. 2012

[11]优质常规籼稻南晶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刘传光,周新桥,陈达刚,李丽君,李巨昌,陈友订. 2016

[12]部标1级优质稻新品种黄丝粤占的选育. 王志东,周少川,陈宜波,李宏,黄道强,周德贵,赵雷,龚蓉,潘阳阳,周靖波,王重荣. 2024

[13]高档优质中稻农香32的选育及应用. 张世辉,赵正洪,周斌,周政,吕艳梅. 2020

[14]常规籼稻种子常温库的安全贮藏措施. 徐志健,梁云涛. 2009

[15]杂交籼稻与常规籼稻食味品质的比较分析. 杨帆,胡文彬,周政,刘烨,赵正洪. 2021

[16]二棱大麦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刘志萍,张凤英,包海柱. 2009

[17]贵州旱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杨学辉,袁洁,陈惠查,何海永,陈小均,游俊梅,吴石平,王云月. 2009

[18]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李晓宇,王昆鹏,刘迎春,张一波. 2015

[19]鲜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王学军,郝德荣,顾国华,汪凯华,缪亚梅. 2008

[20]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倪正斌,王陈燕,孙雪辉,吴昌庚,孙红芹,万林生,严国红.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