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形态的建成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彬

作者: 贾彬;陈可;叶婵娟;郭洁;周新桥;陈达刚;刘娟;姜姝;刘冠明;刘传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叶片大小;叶片卷曲;细胞分裂;植物激素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4 年 30 卷 005 期

页码: 19-29

摘要: 水稻叶片形态是决定理想株型的关键因素。根据“源库”理论,水稻叶片形态通过影响光合效率等“源”流影响水稻产量。其中,叶片大小、卷曲度以及叶倾角是植物整体株型和叶型中决定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近年来,已有许多控制叶片形态的基因被克隆与鉴定。水稻叶片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水稻叶原基的形成、极性的建立及维持、叶片的扩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调控水稻叶片形态的关键基因的重要功能已被阐明。譬如,PLA1、PLA2等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协同作用,NAL1、NAL9、NRL1、NRL2等基因在叶脉发育中的协同调控,SLL1、SRL2等基因对厚壁组织细胞结构的精细调控,OsPIN1、OsWOX3A等基因对植物激素的极性运输和分配等,共同构成了水稻叶片形态复杂调控网络的基石,为深入理解作物叶片形态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影响水稻叶片形态的分子机制,对于利用“源库”理论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苹果果实早期生长发育机理的研究. 闫国华,甘立军,孙瑞红,张利华,周燮. 2000

[2]过量表达OsRRK1对水稻叶片发育的影响. 马银花,莫凯琴,刘璐,李萍芳,金晨钟,杨芳. 2021

[3]基于Mask R-CNN的玉米干旱卷曲叶片检测. 安江勇,黎万义,李茂松. 2019

[4]荒漠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不同大小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 牛得草,陈鸿洋,江世高,常佩静,傅华. 2013

[5]桑树叶片大小与质量的相关性. 金方伦,王贤玉,韩世玉,罗朝斌,杨胜特,黎明,胡世叶. 2020

[6]双低油菜新品种"新油601". 张尧锋,张冬青. 2011

[7]植物激素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阿加拉铁,薛大伟,李仕贵,钱前,郭龙彪. 2006

[8]一个矮秆多分蘖水稻突变体的植物激素动态特性分析. 刘清,童建华,史齐,彭克勤,王若仲,蔺万煌,Mohammed Humayun Kabir,沈革志,萧浪涛. 2014

[9]内生成团泛菌YS19对水稻乳熟期光合产物在旗叶、穗分配中的影响. 沈德龙,冯永君,宋未. 2002

[10]水稻与病原物互作中植物激素功能的研究进展. 柳浪,严芳,任斌,闫大琦,张大伟,林宏辉,周焕斌. 2018

[11]近年水稻主要线虫病害的研究进展. 杨芳,黄文坤,彭德良,彭云良,姬红丽. 2017

[12]稻田干湿交替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与调控研究进展. 钟楚,曹小闯,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金千瑜. 2016

[13]水稻中油菜素甾醇功能机制解析与分子设计利用. 杨彦钊,童红宁. 2021

[14]高光效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激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李霞,任承钢,王满,龚林杰,刘蔚,曹昆,王超,丛伟,周月兰. 2010

[15]水稻穗型的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淳雁,李学勇. 2017

[16]水稻白叶枯病菌内源过氧化氢在细胞分裂周期中的时空定位变化. 李鑫玲,庞新跃,朱文学,樊金玲,罗磊,杜琳,王娜,王利平. 2012

[17]甘蔗茎尖初生增粗分生组织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研究. 林鉴钊,李素丽,艾素云,陶春娘,杨丽涛,李杨瑞. 2004

[18]大麦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初报. 黄培铭,颜昌敬. 1990

[19]GTPaseRABE1b参与拟南芥胚胎发育的研究. 李元,路小铎,沈颂东,张春义. 2011

[20]GTPase RABE1b参与拟南芥胚胎发育的研究(英文). 李元,路小铎,沈颂东,张春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