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基因重测序的芒果细菌性角斑病抗性相关SNP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志豪

作者: 徐志豪;周思思;詹儒林;姚全胜;柳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全基因组重测序;芒果;细菌性角斑病;单核苷酸多态性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4 年 22 卷 009 期

页码: 2952-29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芒果细菌性角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细菌病害之一,为揭示芒果品种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差异,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高抗细菌性角斑病品种'热农1号'和高感细菌性角斑病品种'凯特'进行测序,通过与参考基因组'红象牙'进行比对,进行数据统计与质量检测、序列比对及多态性SNP位点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序深度10X下,'凯特'和'热农1号'分别获得5.93 Gb和4.55 Gb的数据量,过滤后的Q30达到92.4%和92.3%.将获得的原始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对比,'凯特'和'热农1号'比对上的reads数目分别是31 108 817和30 217 182.'凯特'和'热农1号'分别检测到3 530 706和3 325 884个SNP位点,产生非同义突变的SNP位点数分别为133 283和127 148个,杂合度为0.43%和0.36%,转换和颠换的比值为2.24和2.25.基于抗病品种'热农1号'和感病品种'凯特'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比较的结果,获得到了 3 258 857个差异SNP位点和33 161条基因信息,其中有937个基因参与抗病蛋白的调控.本研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抗感细菌性角斑病的芒果品种在基因组水平抗性差异,可为下一步细菌性角斑病杂交群体材料的抗性评价和抗病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后期芒果抗病优质品种的创制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436.67

  • 相关文献

[1]基于重测序的籽粒型和鲜食型大豆的全基因组变异分析. 郭丹丹,袁凤杰,郁晓敏. 2019

[2]五指山猪和杜洛克猪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差异分析. 任钰为,王峰,王成,张艳,孙瑞萍,刘海隆,乔传民,邢漫萍,黄丽丽,曹宗喜,晁哲. 2022

[3]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野生型大麻和栽培型大麻的多态性SNP分析. 陈璇,郭蓉,王璐,柳延虎,郭孟璧,许艳萍,郭鸿彦,杨明,张庆滢. 2018

[4]33%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 马永强. 2019

[5]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 沈晓娟,马永强. 2024

[6]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研究进展. 彭月,顾兴芳,张圣平,李宝聚,谢学文,薄凯亮,董邵云,苗晗. 2021

[7]基于臭氧技术的多功能植保机对大棚黄瓜病虫害的防控效果研究. 孙振军,查国贤,杨平俊,高会会,牟建梅. 2021

[8]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三十五)黄瓜棒孢叶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韩小爽,高苇,傅俊范,李宝聚. 2011

[9]杧果细菌性角斑病菌粗毒素的生物活性、理化特性及致病作用. 张大智,詹儒林,柳凤,赵艳龙,何衍彪,常金梅. 2017

[10]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的诊断鉴别与综合防治. 方兵,朱德建. 2009

[11]杧果感染细菌性角斑病菌后的生理代谢变化. 郑磊,詹儒林,柳凤,李国平,赵艳龙,常金梅,何衍彪. 2016

[12]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五)2008年我国北方黄瓜霜霉病大流行. 李宝聚,赵彦杰,曹春娜. 2008

[13]黄瓜四种病害的防治. 王艳飞. 1999

[14]利用重测序InDel位点开发甜椒隐性核不育分子标记. 孟雅宁,严立斌,田玉,范妍芹. 2019

[15]韩国赤芝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朱风丽,徐晓兰,陈体强,石林春,缪晓青,兰进. 2019

[16]马早期流产相关功能基因挖掘的研究. 吴海青,刘威,马跃军,苏少锋,萨初拉,付绍印,高文渊,李玉荣. 2021

[17]特早花甘蓝型油菜的开花特征及特早花候选基因鉴定. 余华胜,张冬青,陈佳麒,张尧锋,傅鹰. 2021

[18]全基因组重测序在大豆育种上的研究进展. 赵海红,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徐杰飞,张振宇,赵星棋,王士强. 2020

[19]水稻特大穗恢复系R1126株叶型性状遗传基础剖析. 孙平勇,舒服,何强,邓华凤. 2013

[20]全基因组重测序解析不同牦牛类群的系谱及遗传结构. 王佟,马晓明,余道宁,马超凡,潘和平,梁春年,扎西塔,阎萍.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