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及其定殖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於浩然

作者: 於浩然;吴婧波;詹儒林;柳凤;姚全胜;李国平;魏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杧果细菌性角斑病;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citri;pv.mangiferaeindicae;GFP标记;质粒;定殖

期刊名称: 中国南方果树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71-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研究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在杧果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定殖规律.利用电击转化法将质粒pBBR1MCS2-Tac-EGFP导入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菌株Xcm003中,通过转化子生长表型和外源基因的PCR鉴定,成功获得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转化子Xcm003-EGFP,采用室内刺伤和盆栽苗灌根接种试验,结合组织学观察法,追踪该病原菌在不同杧果器官组织中的定殖规律.结果表明,病原菌通过伤口侵入杧果果实果皮外层细胞层,随着侵染时间推移,向内层果皮细胞层垂直扩散并定殖,后期病原菌在伤口处大量聚集,出现隆起开裂状病斑.在杧果叶片中,病原菌从伤口侵入叶片上表皮细胞层,随后迁移到叶肉细胞间隙,侵染后期,病原菌在气孔和伤口定殖,造成气孔和伤口堵塞,导致接种点出现黑褐色水浸病斑.盆栽苗灌根后发现,该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定殖,入侵杧果根部,但并不扩散至其他杧果组织,不会为害整株幼苗.说明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可在不同杧果组织中定殖,但仅表现为局部侵染特性.

分类号: S43

  • 相关文献

[1]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及其侵染研究. 李志伟,谭玉梅,任锡毅,刘永翔,黄永会,刘作易. 2020

[2]无色杆菌Am77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的构建及其菌丝际定殖和迁移特性研究. 李霁虹,荆玉玲,孙瑞粱,马桂珍,郭荣君,李世东. 2022

[3]杧果细菌性角斑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致病作用. 张大智,詹儒林,柳凤,李国平,赵艳龙. 2016

[4]33份杧果种质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评价. 王磊,何忠勤,姚全胜,詹儒林,柳凤. 2020

[5]丙硫唑与溴菌腈对杧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协同作用及田间防效. 叶火春,张静,朱发娣,闫超,冯岗. 2020

[6]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XC01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柳凤,欧雄常,詹儒林. 2018

[7]魔芋软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GFP标记. 黄露,刘永翔,任秀秀,丁海兵,何天久,刘作易. 2014

[8]利用GFP标记研究秸秆还田对假单胞菌PW9土壤定殖能力的影响. 吴红艳,于淼,冯健,冯敏. 2021

[9]GFP标记杧果露水斑病病原菌及其侵染部位的确定. 刘晓妹,杨永利,张贺,李鸿鹏,吴秋玉,钟昌开,蒲金基. 2018

[10]GFP标记杧果露水斑病病原菌及其侵染部位的确定. 刘晓妹,杨永利,张贺,李鸿鹏,吴秋玉,钟昌开,蒲金基. 2018

[11]简易气浮装置分离菌体裂解溶液. 皮文辉,宋志强,刘守仁. 2008

[12]大肠埃希菌质粒DNA提取方法的优选. 温建新,李俊,周顺,任慧英,刘文华,邹玲,牛钟相,王金宝. 2007

[13]污水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通过接合水平传递耐药性. 李晴,张红娜,刘玉庆,翟静,常维山. 2017

[14]大肠杆菌质粒DNA提取方法的优选. 温建新,李俊,周顺,任慧英,刘文华,邹玲,王金宝. 2007

[15]弧菌科质粒pJV的全序列测定、基因预测及其复制区的鉴定. 姜娜,邢薇,李铁梁,罗琳,闫兵兵. 2016

[16]细胞分裂素产生菌质粒DNA的分离和鉴定. 张靖溥,尹莘耘. 1990

[17]红曲菌MpigE基因过表达质粒的构建. 郑学海,柳燕,朱锦懋,杨成龙,陈由强,陈建楠. 2020

[18]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质粒形态的研究. 杨怀文,杨秀芬,刘峥,袁京京. 2008

[19]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cryIa基因导入小麦. 侯文胜,郭三堆,路明. 2003

[20]长春花小叶病植原体质粒DNA克隆及其分子特征. 郑文虎,车海彦,符瑞益,杨毅,罗大全.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