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粳稻米食味品质差异的相关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晓玲

作者: 王晓玲;周治宝;余传元;雷建国;王智权;肖宇龙;李马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籼稻;粳稻;食味品质;相关分析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11 年 33 卷 04 期

页码: 20-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籼、粳稻是栽培稻的两个亚种,由于其进化过程中所处的生态环境不同,致使其形态结构、稻米的理化性质、食味品质等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为探索其影响籼粳稻米食味品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选择了20份早籼稻、12份晚籼杂交稻、12份粳稻共44份品种,测定了5个粒型指标、8个RVA特征指标、5个理化指标、6个品尝指标共24个参数,对籼、粳稻米食味品质的相关性、通径系数、回归方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品尝的7个指标与早籼、晚籼杂交稻、粳稻三组品种品尝值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大,且基本达到极显著水平;外观结构对早籼稻食味品质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硬度对晚籼杂交稻和粳稻食味品质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回归方程显示影响早籼稻、晚籼杂交稻、粳稻食味值的主要理化指标有所不同,在食味品质改良过程中,籼稻和粳稻的选择指标有所偏向。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籼稻食味品质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 王志东,周少川,王重荣,陈宜波,李宏,黄道强,周德贵,龚蓉,赵雷,吴玉坤,潘阳阳,杨义强. 2021

[2]国标优质籼稻稻米食味品质比较分析. 刘姣,李妍依,王婧,丁华,周爱国,杨洁. 2020

[3]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因素及中国籼稻食味品质改良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吴俊,姚栋萍,庄文,邓启云. 2014

[4]对浙江省优质晚粳稻新品种选育的思考. 骆荣挺,鲍根良,张铭铣. 2000

[5]江苏主栽粳稻品种的遗传与食味结构分析. 龚红兵,曾生元,李闯,左示敏,景德道,林添资,陈宗祥,张亚芳,钱华飞,余波,盛生兰,潘学彪. 2016

[6]黑龙江省粳稻品种的品质现状与评价. 孟庆虹,李霞辉,卢淑雯,潘国君,姚鑫淼,陈凯新,程爱华. 2010

[7]粳稻品种的粒厚特征及其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孟庆虹,潘国君,李霞辉,张瑞英,姚鑫淼,王伟威,关海涛,黄晓群,王翠. 2009

[8]环境条件对江苏粳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龚红兵,曾生元,李闯,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余波,盛生兰,左示敏,陈宗祥,张亚芳,潘学彪. 2013

[9]粳稻品种新米和储藏米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严文潮,金庆生,俞法明,裘伯钦,富田桂,堀内久满. 2002

[10]食味特性因子及理化性状对粳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刘俊云,崔晶,赵居生,陈秀琴. 2005

[11]江苏和东北粳稻稻米理化特性及Wx和OsSSIIa基因序列分析. 赵春芳,岳红亮,田铮,顾明超,赵凌,赵庆勇,朱镇,陈涛,周丽慧,姚姝,梁文化,路凯,张亚东,王才林. 2020

[12]播期和灌浆期温度对辽粳433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影响. 沈枫,蒋洪波,姚继攀,姜秀英,刘博,吕军,刘军,解文孝. 2020

[13]氮素穗肥对粳米淀粉特性和结构的影响及其与食用特征的关系. 蒋岩,赵灿,陈越,刘光明,赵凌天,廖平强,王维领,许轲,李国辉,吴文革,霍中洋. 2023

[14]粳稻品种食味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霞辉,张瑞英,孟庆虹,高锋,姚鑫淼,许长军. 2007

[15]粳稻品种食味品质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李霞辉,潘国君,张瑞英,孟庆虹,程爱华,王伟威. 2009

[16]云南粳型特色软米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苏振喜,赵国珍,廖新华,世荣,蒋聪,朱振华,邹茜. 2010

[17]寒地灌浆期低温钝感水稻品种的初步筛选. 曹良子,丁国华,周劲松,洛育,王彤彤,白良明,夏天舒,刘凯,王雪扬,杨光,任洋,王江旭,李一丹,孙世臣. 2022

[18]不同粒型吉林粳稻食味品质及质构特性比较分析. 刘姣,王婧,李妍依,丁华,张珣,周有祥,杨洁. 2022

[19]稻米食味品质与植株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耿立清,张凤鸣. 2006

[20]杂交粳稻食味品质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朱镇,赵庆勇,张巧凤,张亚东,赵凌,王才林.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