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分化温度的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庞杰
作者: 庞杰;孙国琴;于静;孟虎;王海燕;刘燕;杨志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菌;温度类型;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食用菌
ISSN: 1003-8310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6 期
页码: 34-37+41
摘要: 温度是影响食用菌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决定着食用菌生产的成败。该文综合了前人对3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和子实体分化温度研究的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将29种食用菌温度类型分为四大类,分别是:(1)高温结实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24.0±1.4)℃~(29.0±2.2)℃,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27.6±1.2)℃~(31.7±1.2)℃,分别有虎奶菇、双环蘑菇、鲍鱼菇;(2)高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32.0~37.0℃,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27.0℃~31.0℃,仅有草菇;(3)低温结实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21.1±1.5)℃~(24.4±1.0)℃,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13.8±4.9)℃~(19.4±5.3)℃,分别有蛹虫草、黄伞、大球盖菇、猴头菌、香菇、双孢蘑菇、白灵菇、金针菇;(4)中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在最适温度范围(22.5±2.0)℃~(27.0±1.6)℃,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17.9±3.5)℃~(23.4±2.7)℃,分别有毛木耳、灵芝、元蘑、银丝草菇、姬松茸、侧耳、竹荪、牛舌菌、银耳、盖囊侧耳、茶树菇、金顶侧耳、灰树花、鸡腿菇、凤尾菇、秀珍菇和黑木耳。进一步明确了各温度类型食用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和子实体分化最适温度范围,为开展食用菌温度类型评价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指导食用菌生产的时节,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本地区食用菌生产的种类提供数据支持。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1]关于新型优质食用菌栽培的研讨. 张晓艳,孙敏杰,刘丹,温健. 2011
[2]土壤与人工食用菌生产的关系. 林陈强,林戎斌,郑永标,陈济琛. 2007
[3]苏州地区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张青,谢立群,邓金花,顾俊荣. 2009
[4]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中的农药残留. 张晓艳,孙敏杰,刘丹,温健. 2011
[5]香茹保鲜技术. 曹德宾,李艳秋. 2008
[6]食用菌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王瑞霞,于荣利,朱丽娜. 2010
[7]有关食用菌栽培废弃物的再利用方法研究. 张晓艳,孙敏杰,刘丹,温健. 2011
[8]我国食用菌菌种管理技术标准解析. 张金霞,黄晨阳,胡清秀. 2007
[9]食用菌育种方法. 张维东,谭笑,滕星,刘迎春,杨大海,凤鹏,姚丽影,谢江波. 2017
[10]食用菌液体菌种在生产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张翠霞,孟庆国,冯华,陈丽媛,孟宪志,李莉. 2004
[11]食用菌多糖提取技术研究概况. 孙靖轩,王延锋,王金贺,史磊,刘姿彤,潘春磊. 2012
[12]离子束注入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进展. 孙国琴,邢丽萍,王玉芬,朱晓清,王蕴华. 2011
[13]新型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李赞. 2018
[14]天津市林地食用菌发展概况及探讨. 周永斌,刘连强,訾惠君,李凤美,张志军. 2014
[15]食用菌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以福州市“菜篮子工程”为例. 周江梅,曾玉荣,刘新永,翁志辉,郑百龙. 2010
[16]对连云港市食用菌生产的调查与思考. 李冠喜,葛彩虹. 2011
[17]关于食用菌调味料分类的探讨. 张晓艳,孙敏杰,刘丹,温健. 2011
[18]贵州“皇竹草—石漠化治理—食用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 朱森林,张爱华,魏善元,陈旭,杜慕云. 2016
[19]酒用高粱秸秆栽培食用菌关键技术及研发方向探讨. 陈旭,朱森林,李剑,杜慕云,杨仁德,魏善元. 2016
[20]关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食用菌中矿物含量的研究. 张晓艳,孙敏杰,刘丹,温健.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作者:肖强;鲍红春;于传宗;庞杰;贾晓东;季祥;肖杰;孔令江;王利平;魏娜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内蒙古自治区;发展;问题;对策
-
基于形态学性状和SSR标记的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杨志刚;张鹏程;常海文;康立茹;左毅;向浩鑫;韩凤英
关键词:辣椒;形态学性状;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
基于壤土含水量的南疆"干播湿出"棉田出苗水调控研究
作者:李星星;阿布都艾尼·阿布都维力;周仑;马辉;欧欢;艾麦尔江·阿布力提甫;田立文;刘燕;罗单;阿孜古丽·阿布力孜
关键词:南疆;棉花;土壤含水量;干播湿出;出苗水;苗期;壤土
-
青稞鞘腐病菌产毒培养基的筛选及发酵产物对植物毒性的探究
作者:董瑞芳;陈李一凡;刘燕;郑昊文;张海峰;姚强
关键词:青稞鞘腐病;次级代谢产物;植物毒性;生物测定
-
长毛兔PRKAC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毛量的关联分析
作者:任宇尧;韩旭东;刘燕;赵博昊;陈阳;吴信生
关键词:长毛兔;PRKACB基因;产毛量;SNP;关联分析
-
猪肺炎支原体通过抑制SPLUNC1功能破坏呼吸道炎性反应平衡
作者:王海燕;张珍珍;倪博;刘蓓蓓;冯志新
关键词:猪肺炎支原体;支原体-宿主相互作用;炎性反应;SPLUNC1
-
青檀叶片饲用营养价值分析与优良无性系筛选
作者:乔谦;程甜甜;燕语;于永畅;武冲;刘庆忠;张林;刘燕
关键词:青檀;木本饲料;营养成分;粗蛋白;氨基酸;饲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