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K基因和ITS序列的江苏地方豆类植物的亲缘关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彤

作者: 王彤;刘静;郭月;袁娜;杜建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豆类植物;matK基因;ITS序列;亲缘关系;分化时间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030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795-8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探究江苏地方豆类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分子水平上对14种豆科植物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后续豆类植物的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4种豆类植物的mat K基因和ITS序列的扩增片段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并结合Gen Bank数据库中的大豆(Glycine max)、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红小豆(Vigna angularis)和绿豆(Vigna radiata)4种豆类植物基因组序列,利用Clustal W、MEGA 6.0、Bio Edit软件对这18种材料的mat K基因和ITS序列分别进行比对和分析,并以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为外类群,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计算分化时间。[结果]18种豆类植物的mat K基因序列长度为750 bp,其中变异位点数为85,信息位点数为82,遗传距离的范围为0~0.099。ITS序列长度为795 bp,其中变异位点数为260,信息位点数为242,遗传距离的范围为0~0.292。以百脉根为外类群,用mat K基因序列和ITS序列分别构建的进化树显示,18种豆类植物可分为3组,即红小豆和绿豆分为一组,菜豆和大豆分别聚为一组。分化时间结果表明,大豆与菜豆的分化时间为19.02百万年前,菜豆与红小豆的分化时间为13.50百万年前,绿豆与红小豆的分化时间为2.94百万年前。[结论]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树的结果与形态学的特征基本一致,表明mat K基因和ITS序列可用于豆类植物属间亲缘关系分析。

分类号: S52`S565.1`S643

  • 相关文献

[1]6份狼尾草属菌草的ITS和叶绿体matK序列分析. 林雄杰,范国成,林冬梅,林辉,胡菡青,鲁国东,林占熺. 2015

[2]利用rDNA ITS序列对新疆桃和普通桃亲缘关系的分析. 姜生秀,兰海燕,廖明康. 2013

[3]基于ITS序列的百合属野生资源与栽培品种亲缘关系评价. 刘一心,杜运鹏,崔凯峰,田翠杰,Mohammad Sayyar Khan,武小钢,杨秀云,张秀海. 2019

[4]基于ITS序列分析豹子花属与5种百合的亲缘关系. 崔光芬,吴丽芳,吴学尉,张艺萍,王继华. 2008

[5]海南仙人掌matK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吴育鹏,余乃通,周启林,王健华,刘志昕. 2016

[6]稻田除草剂对4种田埂豆类植物的安全性. 张舒,胡文星,常向前,吕亮. 2016

[7]一株祁连野生羊肚菌多基因联合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地理分析. 孟清,马婷,谢占玲,徐鸿雁,杨家宝. 2024

[8]南方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与骨鳔鱼类分化时间的估算. 周传江,王绪祯,汪登强,何舜平. 2011

[9]长江中游鳤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翟东东,王东,何天琪,蔡方陶,段辛斌,胡兴坤,朱滨,谢仲桂,夏明,刘红艳,熊飞. 2024

[10]普通小麦rDNA的ITS区及其基因组起源. 钱锦,孙毅,段永红. 2009

[11]中国榕属榕亚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初探. 赵南先,郝刚,陈贻竹. 2009

[12]杨梅枝条枯萎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 王一光,林羽,陈方永,杨小平. 2014

[13]基于ITS条形码序列的枸杞属植物鉴定. 石志刚,万如,李彦龙,王亚军. 2016

[14]昆明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 刘小珍,张汉尧. 2014

[15]鸭茅香柱菌形态学、生理学及系统发育研究. 王正凤,李秀璋,李春杰. 2016

[16]基于ITS条形码序列早期筛选枸杞种内杂交种. 石志刚,马婷慧,万如,李彦龙,王亚军. 2017

[17]基于ITS条形码序列对枸杞杂交种的早期鉴定. 石志刚,万如,李彦龙,王亚军. 2016

[18]基于ITS和trnL-trnF序列的草木樨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狄红艳,骆凯,张吉宇,段珍,霍雅馨,王彦荣. 2014

[19]一株白桩菇属野生食用菌菌种分离鉴定与培养. 刘晓婷,孙国琴,李亚娇,王淑妍,郭九峰. 2017

[20]芽胞杆菌种类脂肪酸鉴定与分子鉴定方法的比较. 刘国红,林营志,刘波,林乃铨.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