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秸秆还田条件下的黄灌区稻旱轮作土壤硝态氮淋失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世琦

作者: 杨世琦;韩瑞芸;王永生;刘汝亮;谢晓军;杨正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黄灌区;稻旱轮作;土壤硝态氮;淋失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6 年 09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区内大部分排水沟水质为劣Ⅴ类,其主要污染物硝态氮与铵态氮。本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条件下施用4500kg/hm2(T1,半量还田)和9000 kg/hm2(T2,全量还田)秸秆3个处理。利用树脂芯法吸附10cm、20cm、30cm、60cm和90cm土层的硝态氮流失量。2009—201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减少土壤30cm土层的硝态氮淋失。与对照硝态氮淋失量(15.76 kg/hm2)相比,T1(13.76 kg/hm2)与T2(13.74 kg/hm2)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淋失量分别减少12.71%和12.84%,T1与T2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秸秆还田对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效应主要体现在30cm土层处,10、20、60与90cm土层处的处理与对照都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秸秆还田提高了30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总氮,与对照(13.78 g/kg)相比,T1与T2土壤有机质分别提高0.89 g/kg和1.24 g/kg;试验结束后,对照、T1和T2的总氮是达到0.64、0.66和0.69 g/kg,与对照相比,处理分别提高了2.76%和6.83%.秸秆还田有助于作物增产,T1与T2的水稻平均增产9.24%和10.37%,小麦增产10.11%和11.51%。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基于秸秆还田条件下的黄灌区稻旱轮作土壤硝态氮淋失特征研究. 杨世琦,韩瑞芸,王永生,刘汝亮,谢晓军,杨正礼. 2017

[2]猪粪还田对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研究——以黄灌区稻旱轮作制为例. 杨世琦,韩瑞芸,王永生,刘汝亮,谢晓军,杨正礼. 2016

[3]不同施肥措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耿暖,王凌,孙世友,王朋峰. 2012

[4]基于减少土壤硝态氮淋失的作物搭配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谭德水,江丽华,谭淑樱,徐钰,魏建林,刘兆辉. 2014

[5]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 赵鹏,陈阜,李莉. 2010

[6]巴彦淖尔市黄灌区秋浇地水浸越冬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 苏雅杰,杜磊,云晓鹏,白全江,田晓燕,葛童,杜超. 2020

[7]黄河上游灌区稻田氨挥发损失研究. 张惠,杨正礼,罗良国,张晴雯,易军. 2011

[8]河套黄灌区脱水加工甜椒开沟起垄栽培技术. 胡栓红,杨志刚,郭晓宇,张旭. 2016

[9]黄灌区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控制技术模式探讨. 额尔和花,丁伟. 2010

[10]黄河上游灌区连作稻田N_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张惠,张晴雯,杨正礼. 2012

[11]不同氮肥管理条件下设施黄瓜硝态氮淋失量研究. 廉晓娟,李明悦,王艳,杨军,李子双,张余良,王正祥. 2014

[12]基于DNDC模型的环渤海典型小流域农田氮素淋失潜力估算. 李虎,邱建军,高春雨,王立刚. 2012

[13]阴离子态养分从第四纪红壤中的淋失特征. 谢开云,王玉芹,刘更另. 1996

[14]季铵盐改性秸秆阻控养殖肥液灌溉土壤氮淋失. 张理胜,赵迪,薄录吉,张克强,王风. 2021

[15]有机肥替代氮化肥对叶菜产量品质和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徐大兵,赵书军,袁家富,彭成林,周剑雄,夏贤格,佀国涵. 2018

[16]硝化抑制剂阻控养殖肥液灌溉土壤氮素淋失. 杨涵博,赖睿特,张克强,沈丰菊,李佳佳,高文萱,罗艳丽,王风. 2019

[17]砖红壤地区旱地土壤肥料养分淋失研究进展. 林清火,罗微,林钊沐,茶正早. 2003

[18]福建菜田氮、磷积累状况及其淋失潜力研究. 章明清,姚宝全,李娟,孔庆波. 2014

[19]宁夏引黄灌区猪粪还田对稻作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杨世琦,王永生,谢晓军,韩瑞芸,杨正礼. 2014

[20]灌溉土壤硝态氮运移与土壤湿度的关系. 郭大应,熊清瑞,谢成春,冯艳.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