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中产DNJ细菌菌株的分离与鉴定及桑提取物诱导其增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牛葆鑫

作者: 牛葆鑫;辛向东;姜雪萍;张敏琪;徐雪明;李豪;张然;桂仲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蚕沙;霍氏肠杆菌;1-脱氧野尻霉素;桑树活性物质提取物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24 年 02 期

页码: 139-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蚕沙中筛选出产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 DNJ)的菌株PD04,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该菌株为嗜酸性菌,有一定的盐耐受度,最适生长温度为40℃。在PD04菌株发酵初始期添加桑叶生物碱醇提取物、桑籽生物碱醇提取物和桑叶黄酮类醇提取物,对菌液中DNJ的产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当桑叶生物碱醇提取物添加量为0.10 mg/mL、桑籽生物碱醇提取物添加量为0.10 mg/mL、桑叶黄酮类醇提取物添加量为0.20 mg/mL时,菌液中DNJ含量分别达最高值17.61μg/mL、20.28μg/mL、26.74μg/mL,分别是各相应对照组DNJ产量的6.31、7.27、9.45倍。研究结果为利用微生物生产DNJ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类号: S886.9

  • 相关文献

[1]狐狸源霍氏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温珊珊,石韵佳,崔行洋,魏成威,谷珊珊,焉鑫,夏爽,葛俊伟,陈洪岩. 2017

[2]蚕食药用价值开发现状与展望. 郭小补,廖森泰,刘吉平. 2007

[3]设施连作芦笋根腐及蚕沙治理效果. 王连平,谢昀烨,方丽,金立新,陈春华,王汉荣. 2019

[4]蚕沙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冉艳萍,杨琼,李丽,邢东旭,廖森泰. 2014

[5]家蚕的营养摄食特性及蚕沙的饲用价值. 杜周和,严旭,张智勇,粟思源,左艳春,刘彬斌,邹邦兴,王红林,寇晶,刘俊凤. 2021

[6]蚕沙的营养特征、处理工艺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贾少炎,李袁飞,梅华迪,刘杰,贾新正. 2024

[7]快腐蚕沙对水稻生境及安全生长的影响. 夏旭,张野,李婷婷,陆冰梅,吕相沛,何丹,韦翔华,何铁光,李忠义. 2017

[8]利用桑枝屑与蚕沙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筛选研究. 刘冠卉,徐大宝,屠洁,蒋宁. 2009

[9]不同饲养模式对家蚕蚕沙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邹邦兴,张宇靖,卿圣环,蒋亚明,张友洪,肖文福,周安莲. 2023

[10]桑枝和蚕沙培养基栽培平菇营养成分分析. 鲍先巡,张彦,凌琳,杜畅,汪益华. 2011

[11]桑枝叶和蚕沙混合青贮前后营养变化及饲料价值评价. 李冬兵,黄先智,刘学锋,王一,沈以红. 2021

[12]不同通风条件对蚕沙堆肥化效果的影响. 李苹,付弘婷,张发宝,逄玉万,黄巧义,唐拴虎. 2015

[13]自动分离和搜集蚕沙的专利蚕架应用. 刘俊凤,刘彬斌,王晓芬. 2011

[14]改良蚕沙静态好氧堆肥的发酵温度及对家蚕病原菌的灭活效果. 杨琼,廖森泰,邢东旭,张发宝,李丽. 2012

[15]蚕沙发酵过程及营养元素变化研究. 高云超,廖森泰,肖更生,吴娱明,施英,刘凡,陈智毅,刘学铭,邹晓宇. 2011

[16]蚕沙处理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高云超,肖更生,廖森泰,吴娱明,施英,刘凡,陈志毅,刘学铭,邹晓宇. 2011

[17]发酵处理对不同来源蚕沙中亚硝酸盐的降解效果试验. 陈乐乐,黄静,邝哲师,周鹏飞,刘吉平,邹宇晓,潘木水,廖森泰. 2018

[18]养蚕方便除沙装置的研制报告. 胡光荣,沈艳,吴建梅. 2022

[19]蚕沙有机肥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李苹,付弘婷,张发宝,逄玉万,黄巧义,唐拴虎. 2015

[20]蚕沙堆肥处理技术研究初探. 杨万军,任晓晓,孙运朋,曾晓英,罗朝斌.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