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适宜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凯
作者: 朱凯;张飞;柯福来;王艳秋;邹剑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密度;机械化;高粱;产量;生理特性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83-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适宜机械化种植的高粱品种辽杂37和晋杂34为试验材料,分别对6个密度处理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群体透光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辽杂37和晋杂34均在密度为13.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别可达10 551.0和10 324.5kg/hm~2。其中辽杂37在12.0万~15.0万株/hm~2、晋杂34在12.0万~13.5万株/hm~2密度时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协调效果较好,可保持较高产量水平。当密度达到15.0万株/hm~2时,随着密度的继续增加将导致群体光合速率和透光率大幅度下降,影响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2个适合机械化种植的高梁品种产量、光合特性及密植潜力比较. 朱凯,张飞,柯福来,王艳秋,李志华,邹剑秋. 2017
[2]播期和播量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任永源,丁厚栋,林宝刚,张尧锋,余华胜,张冬青,吴河元. 2008
[3]种植密度对旱藕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樊吴静,唐美丽,韦玉恒,何虎翼,杨鑫,李丽淑,唐洲萍,韦信优,谭冠宁. 2020
[4]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娜,席吉龙,郝佳丽,王珂. 2017
[5]种植密度和施肥对“茅梁1号”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陆秀娟,李祥栋,任明见,石明. 2016
[6]不同种植环境和密度对机械化栽培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詹鹏杰,平俊爱,楚建强,李燕. 2019
[7]密度和施肥对茅粱1号高粱光合速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董亚兵,彭亚姝,李魁印,田山君,徐如宏,吴传玺,任明见. 2021
[8]宽窄行和等行距栽培条件下高粱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丁国祥,刘天朋,倪先林,陈国民,胡烔凌,汪小楷. 2013
[9]一份多年生高粱属新材料的农艺性状及其饲用潜力评价. 王红林,左艳春,严旭,周晓康,寇晶,蒲军,张浩仁,杜周和. 2020
[10]密度对高粱品种辽杂19群体子粒灌浆的效应. 柯福来,朱凯,邹剑秋. 2016
[11]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粱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18
[12]宽窄行和等行距栽培条件下高梁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丁国祥,刘天朋,倪先林,陈国民,胡炯凌,汪小楷. 2013
[13]种植密度对高粱冠层结构及光辐射特征的影响. 王聪,胡尊艳,陈林祺,任思琪. 2017
[14]不同栽培措施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曹雄,梁晓红,黄敏佳,申登高,李占林. 2015
[15]不同栽培因子对‘绥杂7号’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姜成,冯鹏,李如来,郑海燕,杨贺,李建东,郭伟,李于. 2015
[16]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粱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18
[17]适宜机械化生产酿造高粱汾酒粱1号的选育. 詹鹏杰,张福耀,王瑞,于纪珍,李燕. 2016
[18]高粱机械化种植品种选择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杜志宏,平俊爱,吕鑫,李慧明,牛皓,王玉斌. 2017
[19]适宜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吉杂229的选育. 于淼,陈冰嬬,石贵山,王鼐. 2020
[20]机械化高粱芽苗形态建成及生理特性对保水剂的响应. 朱凯,张飞,柯福来,王艳秋,李志华,邹剑秋.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的氯苯类化合物
作者:王桂珍;王金花;张飞;蒋宗园;范思艺;宁东峰
关键词: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氯苯类化合物
-
减氮增施DMPP对高粱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作者:王佳旭;张飞;张旷野;柯福来;王艳秋;卢峰;朱凯
关键词:高粱;氮肥减施;硝化抑制剂;干物质;氮素利用率
-
干旱逆境下施用外源褪黑素对高粱生理调节的影响
作者:邹询;周宇飞;李广;王建忠;王佳旭;张飞
关键词:褪黑素;高粱;干旱;抗氧化指标;渗透调节
-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高粱生理代谢的调节效应研究
作者:邹询;周宇飞;李广;王建忠;卜庆状;王佳旭;杨琳琳;张飞
关键词:高粱;干旱逆境;外源褪黑素;代谢组学分析;代谢通路
-
Gh_D11G050000参与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功能分析
作者:黄俊森;王星星;杨力;裴小雨;贺昆仑;刘艳改;张飞;张先亮;王军;马雄风;杨代刚;高俊山
关键词:陆地棉;黄萎病;Gh_D11G050000;抗病基因;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茉莉酸;乙烯;木质素
-
氮处理对高粱氮代谢相关基因NR、GS、GOGAT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洪超;王增雪;逄洪波;王兰兰;李雪梅;马莲菊;张飞;李玥莹
关键词:氮处理;基因表达;高粱;氮代谢;基因相对表达量
-
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李桂英;柯福来;朱凯;董立;邹金秋;游光霞;王智;韩粉霞;程汝宏
关键词: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指标体系;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