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方式对米粉加工专用型杂交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传猛

作者: 周传猛;梁琳;李科冰;黄晓琴;王彩先;陈海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播种方式;直播;农艺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82-85

摘要: 以广西米粉加工专用型杂交稻品种特优269为试验材料,设计了无人机精量条直播、无人机精量撒播、手工撒播和人工移栽4种播种方式,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特优269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人机精量条直播、无人机精量撒播和手工撒播3种播种方式间在株高、有效穗数差异不显著,但均与人工移栽有显著性差异,实现直播稻的高产首先要在保证足够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发展大穗.其中无人机精量条直播有效穗数最高,达到了 306.2万/hm2,最低为人工移栽,为268.5万/hm2.无人机精量条直播播种方式与人工移栽的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二者每hm2产量分别为7231.8kg和7563.2kg.无人机精量条直播的产量比无人机精量撒播、手工撒播分别高294.2kg和377.5kg,增幅达到了 4.24%和5.51%.通径分析表明不同播种方式下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千粒重(0.929)>结实率(0.863)>有效穗数(-0.582),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结实率(0.558)>千粒重(0.341)>有效穗数(-0.346).可见不同播种方式下特优269栽培过程中都应该采用栽培措施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直播方式和播种方式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姜心禄,杨永波,付明全,李旭毅,池忠志,郑家国. 2018

[2]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播种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钟昌松,石达金,范继征,张玉,程伟东,闫飞燕,刘永红,王兵伟. 2016

[3]不同播种方式和肥料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文廷刚,贾艳艳,徐建明,刘廷武,李正鹏,王伟中. 2021

[4]施氮量对中双11号油菜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吴永成,马霓,黄晓明,彭海浪,李壮,牛应泽,张春雷. 2014

[5]不同播种期对直播优质稻玉美占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周传猛,古彪,周国列,黄金勇,黄晓琴,梁琳,李科冰,廖莉莉. 2021

[6]适合机采直播早熟棉花品种徐棉608. 李卫华,胡新燕,赵明明,冯营,孙亚伟,陈晓光,李可. 2021

[7]播种方式和微咸水灌溉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卓成,陈环宇,荣子国,祝德玉,朱望帅,胡一涵,王建林. 2022

[8]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及经济效益对比研究. 吴健强,朱速松,张大双,彭强,江学海. 2015

[9]机械同步深施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莫钊文,罗锡文,王在满,田华,段美洋,唐湘如. 2013

[10]直播密度对常规早稻产量性状及冠层结构的影响. 张玉烛,何超. 2015

[11]麦茬免耕秸秆全量还田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孙春梅,陈川,邵文奇,庄春,钟平,张军. 2010

[12]直播、机插与手栽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品质比较研究. 杨波,徐大勇,张洪程. 2012

[13]磷肥调控对直播水稻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张怡,曹宁,王金明,孙强. 2021

[14]寒地水稻对不同栽培方式干物质形成的响应. 黄晓群,赵海新. 2014

[15]寒地直播稻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Ⅱ.直播粳稻品种筛选. 王成,郑海燕,张喜娟,来永才,吴秀红. 2016

[16]高纬寒地直播和插秧栽培方式对黑粳10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商全玉. 2018

[17]高纬寒地直播和插秧栽培方式对黑粳10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商全玉. 2018

[18]播种期对成都平原杂交中稻直播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李旭毅,姜心禄,郑家国. 2014

[19]耐低温早籼稻新品系播期比较试验. 吕和平,范友胜,宛晓萍,尹玲,王晓宏,周兵,吴敬德. 2004

[20]直播栽培对双季早稻生育期、抗倒伏能力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张晓丽,陶伟,高国庆,陈雷,郭辉,张华,唐茂艳,梁天锋.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