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戊唑醇包衣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效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玲敏

作者: 孟玲敏;梁晓斐;贾娇;吴宏斌;张伟;白雪;苏前富;刘明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戊唑醇;浓度梯度;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2 年 30 卷 004 期

页码: 179-1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高感玉米丝黑穗病品种为试验材料,人工接种丝孢堆黑粉菌,验证在设定药种质量比包衣下,采用0.1%~1.1%不同浓度梯度戊唑醇种衣剂进行不同播期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分析玉米播种至8叶期的土壤温湿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是丝黑穗病菌侵染的关键因子.不同播期处理,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率差异较大,播期早,出齐苗时间长,玉米丝黑穗发病重;播期晚,出齐苗时间短,丝黑穗病发生相对轻.0.1%~1.1%浓度戊唑醇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为53.07%~90.87%,0.9%戊唑醇包衣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衣剂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害的防治效果. 曹丽萍. 2022

[2]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武海峰,肖刚,李红,周世艳,冯鸷. 2004

[3]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初报. 郑铁军. 2005

[4]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 郭义堂,李洪,晋齐鸣,李太平. 2011

[5]戊唑醇种子处理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应用技术研究. 孙爱根. 2002

[6]防治小麦赤霉病有效药剂的筛选与田间药效试验. 徐娜娜,宋化稳,庄占兴,高德良,徐英. 2017

[7]戊唑醇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及轮纹病菌的毒力和药效评价. 曲健禄,李晓军,张勇,范昆. 2007

[8]苯醚菌酯与戊唑醇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王兵兵,张新建,杨红福,徐超,缪康,张建华,朱凤. 2023

[9]吡虫啉·戊唑醇拌种对燕麦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对燕麦红叶病的防治效果. 何苏琴. 2010

[10]戊唑醇对梨树黑星病和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效果研究. 刘珍,范巧兰,魏明峰,张丽萍,张贵云,赵玉红. 2015

[11]玉米丝黑穗病带菌现象的发现与验证. 檀国庆,邢跃先,徐明良,晋齐鸣,李晓辉,吴凤新,王玉贞,蔡鑫茹,才卓. 2009

[12]2001~2004年国家玉米区试东北早熟春玉米组参试品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李红,晋齐鸣,王云龙,宋淑云,张伟. 2009

[13]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提高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 李莉,邢跃先,赵贤容,王丕武,檀国庆. 2012

[14]玉米丝黑穗病侵染率与发病率关系的PCR检测分析. 邢跃先,檀国庆,李晓辉,郝文媛,吴凤新,王玉贞,蔡鑫茹. 2007

[15]出苗后干旱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的影响. 邢跃先,李凤海,吴凤新,檀国庆. 2007

[16]玉米丝黑穗病接种浓度的研究. 邢跃先,李凤海,檀国庆. 2007

[17]转基因抗丝黑穗病玉米的遗传、表达及选育研究. 杜建中,孙毅,王景雪,郝曜山,刘龙龙,李润开. 2007

[18]不同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张志慧,郭锐,钮笑晓,魏宏斌,岳晓东,李小波. 2011

[19]玉米丝黑穗病苗的快速鉴定. 马鹏,刘子玥,吕亚楠,张延明,晋齐鸣,贾娇. 2014

[20]叶片DNA对玉米丝黑穗病研究的可靠性. 邢跃先,吴凤新,蔡鑫茹,王玉贞,王德勇,金明霞,檀国庆,马立娜.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