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的毒力及防效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建伟
作者: 赵建伟;田厚军;邱良妙;刘其全;姚凤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药剂;高效;防效
期刊名称: 武夷科学
ISSN: 1001-4276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2 期
页码: 104-109
摘要: 为明确 5 种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筛选出生产上较为科学、合理的药剂推荐剂量或组合剂量,本研究采用浸梢法测定了 5 种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的室内毒力,并对 5 种杀虫剂的田间防效开展了评价.结果表明,4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8%虫螨腈微乳剂、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0 亿孢子·g-1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2.5%联苯菊酯乳油对茶小绿叶蝉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8.305 mg·L-1、3.840 mg·L-1、53.060 mg·L-1、3.607×107孢子·L-1、21.006 mg·L-1.除 4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外,供试药剂的平均防效在药后第 7d达到最高.高剂量氟啶虫酰胺速效性和持效性俱佳,联苯菊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也比较好,虫螨腈、高剂量球孢白僵菌和呋虫胺持效性较好,但球孢白僵菌和低剂量的呋虫胺速效性较差.在生产上,推荐持效性和速效性优势明显的上述 5 种杀虫剂轮换或搭配使用防治茶小绿叶蝉.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茶小绿叶蝉高效安全防治药剂筛选(英文). 周子燕,胡本进,徐丽娜,胡飞,李昌春,高同春,苏卫华. 2016
[2]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的试验. 范昆,张勇,曲健禄,李晓军. 2012
[3]印楝素在贵州茶区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周顺珍,陈昌平,姚雍静,赵华富,罗丽. 2016
[4]“阿立卡”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试验. 郭灿,王国华,高秀兵,刘红梅. 2010
[5]植保无人机喷施虫螨腈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评价. 郭华伟,姚惠明,唐美君,肖强. 2021
[6]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评价. 黄萍,李小兵,张继新,余浩文,武怀恒. 2024
[7]农药加入特效王增效显著. 于建垒. 2000
[8]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不同药剂、不同浓度田间药效比较. 彭慧元,李标,颜兴贵,雷尊国. 2013
[9]不同药剂春季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比较. 刘树法. 2004
[10]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 袁彩勇,袁生堂,吴洪恺. 2001
[11]马铃薯种薯药剂处理及施用方法筛选. 丁海兵,田晓琴,邓宽平,雷尊国,彭慧元,姜霞. 2010
[12]不同药剂对草地杂草西伯利亚蓼的防效研究. 文克俭,冯金良,熊先勤,牟琼,韩永芬. 2010
[13]不同药剂防治柑桔矢尖蚧效果研究. 罗恒,周光萍. 2010
[14]不同组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鞘腐病试验. 牛艳凯,张卓,张岩,王振萍,于洋. 2008
[15]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李红阳,徐文华,王瑞明. 2007
[16]不同药剂对小麦地下害虫的防效及其苗质的影响. 刘树法. 2005
[17]40%速灭抗EC对5(3)代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 严克华. 2009
[18]大蒜根蛆无公害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李红阳,周加春,张俊喜,顾慧莲. 2010
[19]江苏省防控小麦赤霉病主要药剂及其复配剂药效评价. 杨红福,姚克兵,缪康,束兆林,张开朗,吉沐祥. 2014
[20]4种药剂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效果. 冯新军,许燎原,赵丽稳,袁忠勤,张娟,邱海萍.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引诱剂与杀虫剂联合使用对茄子黄胸蓟马的防治效果
作者:田厚军;赵建伟;林硕;陈艺欣;余芸;陈勇
关键词:黄胸蓟马;诱集剂;蓝板;杀虫剂;田间防效
-
异烟酸甲酯/α-环糊精微胶囊制备及其对蓟马的引诱效果分析
作者:陈艺欣;林硕;田厚军;林凌鸿;李恒;陈勇;魏辉
关键词:α-环糊精;异烟酸甲酯;微胶囊;释放动力学;蓟马;引诱效果
-
花蓟马化学感受蛋白FintCSP2与聚集信息素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结合特性
作者:李恒;田厚军;陈艺欣;林硕;魏辉;陈勇
关键词:花蓟马;聚集信息素;化学感受蛋白;RNA干扰;定点突变;荧光竞争结合实验
-
6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及对螟黄赤眼蜂的安全性
作者:赵建伟;赵金凤;邱良妙;丁雪玲;游世奇;何玉仙;卢学松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螟黄赤眼蜂;杀虫剂;毒力;田间药效
-
4种生物农药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控制效果
作者:赵建伟;李建宇;田厚军;刘其全;邱良妙
关键词:生物农药;玉米;草地贪夜蛾;毒力;药效
-
六斑月瓢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作用
作者:邱良妙;刘其全;陈秀琴;刘必炮;何玉仙
关键词:六斑月瓢虫;草地贪夜蛾;捕食作用;功能反应
-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飞扬草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作者:李建宇;赵建伟;于文涛;陈燕婷;史梦竹;阮菲;傅建炜;赵紫华;刘万学
关键词:飞扬草;最大熵模型;潜在地理适生区;入侵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