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雍洪军
作者: 雍洪军;李明顺;张德贵;李新海;潘光堂;张世煌;荣廷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合成群体;种质改良;杂交种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2013 年 35 卷 08 期
页码: 1007-10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群体含有有利等位基因,可作为改良杂交种的优异种质。针对持续改良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产量性状和商品品质的需求,文章以8个合成群体为供体,郑单958亲本自交系为受体,组配16个测交组合。2009和2010年分别在北京顺义和河南新乡测量产量和籽粒容重。4个遗传参数评价显示,合成群体可以作为新的有利等位基因供体改良杂交种性状,其中WBMC-4和陕综3号两个群体具有同时改良杂交种产量和籽粒容重的潜力,可分别用于改良亲本自交系郑58和昌7-2,以及拓宽我国主要玉米类群PA和四平头的种质基础。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吉853的应用和改良. 刘兴贰,孙发明,焦仁海,徐艳荣,曹宏丽. 2005
[2]玉米人工合成群体产量相关性状选择潜势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铁双贵,卢彩霞,丁勇,郑用链. 2002
[3]贵州玉米种质改良及杂交种的选育研究进展. 陈泽辉. 2005
[4]中国玉米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划分与杂优模式研究. 王懿波,王振华,陆利行,王永普,张新,田曾元. 1998
[5]优良玉米自交系QB506和QR273及其改良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兰琴英,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祝云芳,胡兴,陈建军. 2015
[6]单倍体技术在玉米种质改良和育种中的应用方向. 张如养,段民孝,赵久然,刘新香,邢锦丰,王元东. 2012
[7]玉米种质改良与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张世煌,田清震,李新海,李明顺,谢传晓. 2006
[8]玉米野生近缘种的研究与利用. 赵树仁,荆绍凌,孙志超,代玉仙,张志军. 2008
[9]细胞工程在玉米种质改良中的应用. 荆绍凌,孙志超,代玉仙,李淑华. 2009
[10]玉米自交系C8605-2在种质改良中的应用. 于晓东,徐明慧,焦仁海. 2007
[11]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改良与利用. 代秀云,于明彦,许明学,柳迎春,夏远峰,刘爱华. 2007
[12]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荆绍凌,孙志超,代玉仙,李淑华. 2009
[13]玉米群体改良问题的探讨. 彭泽斌. 1998
[14]非洲种质在黄淮海的改良与利用研究. 孟彦,马磊,闫向泉,朱伟,孟自力. 2014
[15]转基因技术在玉米种质改良中的应用. 荆绍凌,孙志超,李淑华. 2009
[16]玉米种质改良问题探讨. 代秀云,于明彦,许明学,柳迎春,夏远峰,刘爱华. 2008
[17]早熟玉米骨干自交系合344的改良与利用. 金振国,高利,孙艳杰,石运强,邵勇,魏国才,南元涛,史淑春. 2018
[18]我国玉米种质的改良创新与利用. 彭泽斌,张世煌,刘新芝. 1997
[19]玉米种质资源的评价、改良与利用. 荆绍凌,陈达,孙志超,李淑华,周小辉. 2007
[20]利用热带材料改良温带玉米种质研究进展. 杨金兰.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PDI基因家族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吴金丽;汤泽洋;鲁鑫;周志强;郭长虹;李新海
关键词:玉米;PDI基因家族;基因表达;亚细胞定位
-
o2突变引起糯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差异研究
作者:韩洁楠;张泽;刘晓丽;李冉;上官小川;周婷芳;潘越;郝转芳;翁建峰;雍洪军;周志强;徐晶宇;李新海;李明顺
关键词:糯玉米;糯2/wx1wx1o2o2;黄糯2/wx1wx1o2o2;籽粒饱满度;淀粉;糖代谢;差异基因
-
Ae1-5180高直链淀粉玉米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与子粒品质分析
作者:郭增辉;韩洁楠;李冉;上官小川;刘仕缘;刘德斌;徐晶宇;李明顺;李新海
关键词:玉米;Ae1-5180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直链淀粉
-
211份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作者:刘倩倩;李冉;周婷芳;张泽;上官小川;潘越;张德贵;雍洪军;李明顺;韩洁楠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萌发期;综合耐盐指数;耐盐性
-
转Cry1A.401基因抗虫玉米CM8302和CM8303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研究
作者:王云鹤;武奉慈;谢树章;翁建峰;宋新元;杨小艳;李新海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亚洲玉米螟;抗虫性;遗传稳定性
-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6片段的序列多样性与进化分析
作者:王馨玉;许振南;周羽;翁建峰;郭长虹;李新海
关键词:
-
opaque2对糯玉米子粒食味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分析
作者:刘晓丽;韩洁楠;李冉;郭增辉;张德贵;李明顺
关键词:糯玉米;opaque2;食味品质;营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