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6172及其野生型叶片蛋白质组学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素洁

作者: 宋素洁;古佳玉;郭会君;赵林姝;赵世荣;李军辉;赵宝存;刘录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空间诱变;双向差异凝胶电泳技术(2D-DIGE);蛋白质组学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2 年 38 卷 09 期

页码: 1592-16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空间环境诱变获得的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6172的白化苗及其野生型邯6172的叶片为材料,进行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蛋白质组学分析。在1645个蛋白点中,发现100个差异1.5倍以上的蛋白点,对在分析胶中得到的85个点进行质谱鉴定,最终鉴定出29种差异蛋白的62个差异点,其中50个表达下调,12个表达上调,可分为10个功能群。表达下调的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绿体中,包括光系统I、光系统II、NAD(P)H脱氢酶复合体和ATP合酶的部分亚基,以及参与卡尔文-本森循环、糖代谢和应激反应的蛋白。非叶绿体蛋白中的大部分表达上调,主要参与抗氧化反应、转录激活和蛋白质折叠等途径。初步推断,光合作用主要蛋白复合体的缺失、叶绿体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和叶绿体RNA转录后编辑途径受阻等可能是Mt6172白化致死的重要原因。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空间环境诱变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 赵洪兵,郭会君,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李军辉,刘录祥. 2011

[2]一个空间诱变的温度敏感型冬小麦叶绿素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赵洪兵,郭会君,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李军辉,刘录祥. 2010

[3]一个新的水稻叶绿素缺失突变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黄晓群,王平荣,赵海新,邓晓建. 2007

[4]一个新的水稻温敏感叶色突变体基因定位分析. 祁鲁,刘晓,陈佳颖,林冬枝,董彦君,徐建龙. 2010

[5]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135的叶绿体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夏家平,郭会君,谢永盾,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李军辉,刘录祥. 2012

[6]菠萝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幼苗维管组织结构分析. 董俊娜,王之欣,于旭东,吴繁花,付影,罗佳佳,蔡泽坪,张涵. 2021

[7]湖北省小麦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 刘丽,彭茂民,夏虹. 2017

[8]小麦淀粉分支酶CRISPR/Cas9基因敲除系统gRNA表达载体构建. 李苗,陈晓军,马斯霜,白海波,郑国保,朱金霞,张源沛. 2019

[9]吨田宝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朋伟,田国英,田东良,于广军,赵广才. 2019

[10]不同水分下小麦生理性状与产量及抗旱节水性. 闫金龙,张俊灵,张东旭,冯丽云,张树彬. 2019

[11]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镇麦10号的选育.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7

[12]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对水分的响应分析. 白海波,吕学莲,惠建,杨琳,董建力,李树华. 2019

[13]播种量对弱筋小麦鄂麦580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邹娟,汤颢军,李想成,王鹏,邹明召,严双义,邹家龙,郭光理,高春保. 2019

[14]湖北省小麦施氮的增产和养分吸收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邹娟,李想成,张子豪,汤颢军,王鹏,严双义,张宇庆,高春保. 2020

[15]鄂麦352穗发芽抗性机制及抗穗发芽亲本价值分析. 董静,许甫超,秦丹丹,徐晴,葛双桃,李梅芳. 2018

[16]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根腐病的影响. 刘东海,张学江,王鹏,胡诚,乔艳,张智,李双来. 2020

[17]我国北部冬麦区小麦区域试验重复次数和试点数量的优化设计. 张毅,许乃银,郭利磊,杨子光,张笑晴,杨晓妮. 2020

[18]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抗白粉病基因的发掘与定位. 李静婷,刘子记. 2015

[19]共转化6-SFT和bar表达框小麦的获得及检测. 贺晓岚,王建伟,陈新宏,李文旭,秦绍钊,汤宏,吴显芝. 2022

[20]湖北省小麦氮素高效利用种质的筛选及相关性分析. 徐晴,董建辉,许甫超,董静,秦丹丹,王佳维,李梅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