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亮
作者: 吕亮;张舒;常向前;杨小林;袁斌;程建平;赵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栽培模式;害虫种群;发生;影响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93-96
摘要: 旨在探明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和为害的影响,为轻简化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2013—2015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于水稻生长季调查3种栽培模式的主要害虫种群发生量。采用SPSS 21.0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各栽培模式间的差异显著性。3种栽培模式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的影响差异不明显。比较3种栽培模式下的水稻螟虫(大螟为主,二化螟较少)发生和为害可知,机械直播田的螟虫前期株为害率较高,且后期仍维持较高的为害率,明显高于人工栽插和机械插秧田(P<0.05)。推广机械直播时,应考虑调整播期,尽可能地避开或减少螟虫为害。
分类号: S435.112.1
- 相关文献
[1]微量元素对水华发生、发展的影响. 李威,杨健,刘洪波,苏彦平. 2008
[2]果园害虫天敌(二)-草蛉. 武海斌. 2017
[3]茶树病虫综合防治讲座第一讲茶树病虫综合防治的概念和内容. 陈宗懋. 1984
[4]水稻高产栽培中肥料运筹对害虫种群的生态学效应. 何英豪,皮丕登,唐汇国,刘朝友. 2000
[5]白背飞虱的发生、为害以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熊战之,刘伟中,张凯,赵桂东. 2015
[6]水稻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赖仲廉. 1989
[7]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覃瑞德. 2010
[8]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张舒,胡时友,郑在武,夏红霞,夏子健. 2019
[9]稻田鼠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研究. 杨见亮,黄秀清,冯志勇,温文荣,周小毛. 2005
[10]水稻茎线虫病研究进展. 刘树芳,董丽英,李迅东,张建洲,杨勤忠. 2016
[11]海南水稻根结线虫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芮凯,符美英,王会芳. 2016
[12]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 付珍玉. 2004
[13]北方稻区水稻害虫发生与防治. 侯茂林,林炜,郝丽霞,田春晖,苗淑梅. 2008
[14]长顺县水稻霜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建议. 石洁,桑维钧,王莉爽,刘茜,杨文中,许天富. 2023
[15]辽宁北部中早熟水稻区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赵琦,侯守贵,代贵金,于广星. 2014
[16]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5号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褚光,周群,薛亚光,颜晓元,刘立军,杨建昌. 2014
[17]栽培模式对水稻镉积累差异及其与光合生理关系的研究. 张玉烛,方宝华,陈恺林,李超,何洋. 2014
[18]吉林省盐碱稻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性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马巍,侯立刚,齐春艳,王涵,刘亮. 2014
[19]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玉烛,张岳平,曾翔,刘洋,谢小立,屠乃美. 2009
[20]四川不同生态区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模式研究. 蓝泰源,方文,江世华,吴素芬.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草地贪夜蛾与东方黏虫的耐寒性及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情况比较
作者:常向前;吕亮;杨小林;王佐乾;张舒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东方黏虫;耐寒性;越冬;长江中下游地区;种间竞争
-
桃响应葡萄座腔菌侵染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刘勇;王富荣;王会良;艾小艳;朱炜;孙中海;吕亮;龚林忠;何华平
关键词:桃;流胶病;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
-
中稻机械精量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作者:江敏;肖俊红;汪友元;张枝盛;程建平
关键词:中稻;机械精量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湖北省
-
S-诱抗素对"夏黑"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吕亮;常向前;郭蕾;王佐乾;杨小林;龚林忠;张舒
关键词:10;S-诱抗素可溶液剂;葡萄;着色;品质;产量
-
枣阳市无公害桃园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韩波;吕亮;李国军;杨瑞清;何敏;张刚;檀银忠;廖齐胜;严红;郭贵东;王文刚;苏明胜
关键词:无公害桃园;病虫害防治,果品质量
-
有机-无机复合肥在水稻上应用研究
作者:徐小羽;胡红霞;耿协议;吴宜林;黎鸣;刘喻;张舒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合肥;水稻;产量;效益
-
几种植物醇提物对血耳木霉病原菌抑菌试验
作者:程旭;隋哲;田朋姣;刘兴乐;杨青;王文建;张舒;王佐乾;余海忠
关键词:血耳;木霉;菌丝生长;植物醇提物;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