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褐指藻LPAAT基因在酵母中表达对脂肪酸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军平

作者: 张军平;江木兰;龚阳敏;万霞;梁焯;黄凤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三角褐指藻;转基因;毕赤酵母;油脂含量;脂肪酸组成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12 年 34 卷 05 期

页码: 483-4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中克隆到1 632bp的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PAAT)全长cDNA,其中包含的开放阅读框被命名为PtLPAAT。在毕赤酵母中异源表达PtLPAAT基因,诱导培养45h时随机选取的3个酵母转化子总脂肪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68%、11.14%、31.28%;诱导培养72h时同样的转化子总脂肪酸含量分别提高11.59%、18.72%、46.63%。用薄层层析法分离诱导培养48h后的酵母菌体的甘油三酯,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脂肪酸,结果显示:与非转基因对照菌株相比,其油酸提高了0.9倍、亚油酸提高了5倍。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PtLPAAT基因的表达量随三角褐指藻油脂不断积累逐渐升高。表明在酵母中表达PtLPAAT基因不仅能够明显地提高其脂肪酸含量,而且还能选择性结合不饱和脂肪酸到甘油三酯中。

分类号: S188

  • 相关文献

[1]花生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陈四龙,黄家权,雷永,任小平,文奇根,陈玉宁,姜慧芳,晏立英,廖伯寿. 2012

[2]陆地棉及亚洲棉和雷蒙德氏棉中棉花LPAAT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及与棉子油含量的相关分析. 马建江,吴嫚,裴文峰,王文魁,于霁雯,张金发,喻树迅. 2015

[3]RNA干扰UGP基因表达对三角褐指藻碳流分配的影响. 朱葆华,常雅青,何文栋,杨官品,李赟,潘克厚. 2017

[4]三角褐指藻藻液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曹延群,李赟,潘克厚,刘冰莉,周雨晴. 2019

[5]三角褐指藻固定化培养的初步研究. 张继红,马志珍. 1998

[6]长江口南支沉积物浸出液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伦凤霞,晁敏. 2011

[7]微生物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油脂的合成及利用. 龚阳敏,江木兰,万霞,梁焯,胡传炯,郭兵,张军平,刘姣. 2012

[8]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合成途径及其关键基因对高光照的响应. 张南南,罗玲,陈卓,杨之帆,黄凤洪,万霞,龚阳敏. 2017

[9]不同氮营养盐对赫氏颗石藻和三角褐指藻中DMSP含量的影响. 李凌霄,孙婧,宋若晗,崔正国,曲克明,王庆奎,周明莹,崔鸿武,胡清静. 2024

[10]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品种油脂与蛋白质含量现状分析. 田志刚,范杰英,康立宁,刘香英,张井勇,杨春明,南喜平,代永刚. 2009

[11]基因工程技术在油菜油脂中的研究进展. 王会,刘佳,付丽,梅德圣. 2013

[12]莱茵衣藻中Limp77基因干涉后油脂含量升高. 王蒙,费小雯,徐立新,邓晓东. 2013

[13]稻米油脂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王诗怡,刘西西,金龙,应杰政,李志永,黄捷,童晓红,王以锋,张健. 2024

[14]小球藻紫外线诱变及高含油藻株筛选. 周玉娇,李亚军,费小雯,黎云祥,邓晓东. 2010

[15]优化尼罗红荧光染色法简便快速筛选高油脂裂殖壶菌. 岳秀宏,李祥宇,刘鹏阳,陆姝欢,万霞. 2019

[16]高含油小球藻紫外突变CE14-67培养条件优化. 邓晓东,周玉娇,费小雯. 2013

[17]橘林油脂酵母整合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产γ-亚麻酸的研究. 王萍,张银波,胡小加,江木兰. 2008

[18]华南大豆重要农艺性状与SSR的关联分析. 王梓钰,年海,宋恩亮,杨春明,王新风,马巍,富健. 2015

[19]激素IAA和ABA对小球藻(Chlorella sp.)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邓晓东,吴小霞,范新照,费小雯,任大明. 2013

[20]城市生活污水中富油微藻的筛选. 杨婷,任春英,李娟,闫艳春,赵洪新,吴坤,王海胜.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