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玉米秸秆还田处理方式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如来

作者: 李如来;牛忠林;邱磊;靳晓春;吴丽丽;夏永伟;蒋佰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土壤环境

期刊名称: 现代化农业

ISSN: 1001-0254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24-26

摘要: 我国是玉米生产、加工、外贸交易的重要国家,提高玉米生产效率和提升玉米产值可提升我国经济实力,随着玉米生产面积逐年增加,秸秆处理成为了近年来玉米生产中重要的研究内容。黑龙江作为我国粮仓重省,每年生产输出玉米后都会遗留下大量秸秆难以处理,农业生产中最常见是使用以机械或其他处理方式将秸秆转变为可利用或易分解物质归还田间的秸秆还田栽培方法,但在不同地区实际推广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难题。文章从秸秆还田利弊、4种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还田后对土壤环境的改变及对黑龙江经济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为黑龙江省玉米秸秆处理提供参考意见。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黄淮区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出苗质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贾春林,郭洪海,袁奎明,杨秋玲,隋学艳. 2012

[2]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杨楠,高勇,刘伟光. 2023

[3]生活污水尾水灌溉对麦秸还田水稻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刘雅文,薛利红,杨林章,王悦满. 2018

[4]秸秆还田及其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韩哲,潘凯. 2022

[5]秸秆还田技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张明怡. 2009

[6]玉米宽窄行种植的土壤环境变化研究. 刘武仁,边少锋,郑金玉,刘凤成,冯艳春,杨双,张丽华,朱晓丽,何志,李勇,裴攸,曹雨,高德全. 2002

[7]农田残膜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解红娥,李永山,杨淑巧,王娇娟,吴秀峰,武宗信. 2007

[8]玉米留高茬少、免耕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伟堂. 2008

[9]旱地玉米不同耕作覆盖措施的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 张冬梅,张伟,姜春霞,王晓娟,刘化涛,杨柯,闫六英,刘恩科,翟广谦. 2019

[10]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吴海燕,范作伟,LIU Chun-guang,王海玲,ZHOU Ping,刘武仁. 2008

[11]旱塬地玉米农田免耕覆盖的土壤环境效应. 晋凡生,张宝林. 2000

[12]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麒,曾宪楠,孙羽,卞景阳,冯延江,王萍. 2010

[13]一种新型的玉米秸秆还田机. 岳玉兰,赵洪祥,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7

[14]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发展概况. 韩成伟,张岩,李时群. 2005

[15]秸秆与氮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金虎,孙占祥,冯良山,文凤,吴昌娟. 2011

[16]砂姜黑土区秸秆还田与肥料配施对夏玉米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文廷刚,王维新,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钱新民,吴雪芬,王伟中. 2015

[17]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分析. 班春华. 2012

[18]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万良,刘武仁. 2007

[19]赤峰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郑伟,张丽妍,边丽梅,董吉,吉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 2014

[20]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梅楠,刘琳,隋鹏祥,张文可,田平,王沣,苏思慧,王美佳,孟广鑫,齐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