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若干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喆

作者: 杨喆;关荣霞;王跃强;刘章雄;常汝镇;王曙明;邱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连锁遗传图谱;SSR标记;复合区间作图法;QTL;贡献率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04 年 5 卷 04 期

页码: 309-314+323

摘要: 大豆许多重要农艺性状都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对这些数量性状进行QTL定位是大豆数量性状遗传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栽培大豆科新 3号为父本、中黄 2 0为母本杂交得到含 192个单株的F2 分离群体 ,构建了含 12 2个SSR标记、覆盖 1719 6cM、由 33个连锁群组成的连锁遗传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 ,对该群体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等农艺性状的调查数据进行QTL分析 ,共找到两个株高QTL ,贡献率分别为 9 15 %和 6 0 8% ;两个主茎节数QTL ,贡献率分别为 10 1%和 8 6 % ;一个蛋白质含量QTL ,贡献率为 9 8% ;一个单株粒重QTL ,贡献率为11 4 %。通过遗传作图共找到与所定位的 4个农艺性状QTL连锁的 6个SSR标记 ,这些标记可以应用于大豆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从而为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绿豆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若干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王建花,张耀文,程须珍,王丽侠. 2017

[2]大豆荚粒性状的QTL分析. 张维耀,王金星,宗春美,付春旭,王茂青,孙艳杰,胡国华,陈庆山. 2012

[3]两种方法定位5个地点大豆蛋白质含量QTL. 单大鹏,刘春燕,蒋洪蔚,董晓慧,陈庆山,胡国华. 2011

[4]对大豆耐萎蔫材料PI471938根系和地上部的性状鉴定、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吕彩霞,郭建秋,王英,冷建田,杨光明,侯文胜,吴存祥,韩天富. 2010

[5]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KY遗传图谱的加密及其应用效果. 周斌,邢邯,陈受宜,盖钧镒. 2010

[6]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薛红,宁海龙,杨兴勇,董全中,张勇,张明明,李微微. 2020

[7]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性的QTL分析. 张涛,杨莉,蒋开锋,黄敏,孙群,陈温福,郑家奎. 2008

[8]小麦籽粒性状的QTL定位. 余曼丽,赵林姝,郭会君,古佳玉,李军辉,谢永盾,赵世荣,刘录祥. 2014

[9]玉米不同叶位叶面积的QTL定位. 安允权,张君,席章营,李明娜,李沛. 2016

[10]基于SSR标记初步定位小豆驯化相关性状QTL. 贾龙,罗高玲,陈燕华,王素华,陈红霖,刘长友,杜吉到,王丽侠. 2023

[11]甜瓜果肉β-胡萝卜素含量的QTL分析. 吕丽华,王怀松,付秋实,朱慧芹. 2012

[12]黄瓜苗期主要农艺性状相关QTL定位分析. 苗晗,顾兴芳,张圣平,张忠华,黄三文,王烨,方智远. 2012

[13]小麦籽粒性状的OTL定位. 余曼丽,赵林姝,郭会君,古佳玉,李军辉,谢永盾,赵世荣,刘录祥. 2014

[14]小麦重要农艺性状QTL近等基因导入系的选育. 吴新儒,刘树兵,刘爱峰,邓世民,王洪刚,周荣华. 2007

[15]水稻子粒硒含量的遗传及QTL检测. 杨莉,张涛,郑家奎,金良,郑建敏,文春阳,杨乾华. 2010

[16]甜瓜酸性性状相关QTL定位分析. 朱慧芹,付秋实,伊鸿平,王怀松. 2015

[17]大豆品质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位艳丽,余永亮,练云,王树峰,王庭峰,梁慧珍. 2010

[18]低磷胁迫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苏辉,李志刚,宋书宏. 2009

[19]两个大豆开花期QTL定位及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 王涛,杨春燕,赵青松,闫龙,肖付明,智海剑,张孟臣. 2013

[20]6种大豆粒形性状的QTL定位. 梁慧珍,王树峰,余永亮,王庭峰,巩鹏涛,方宣钧,刘学义,赵双进,张孟臣,李卫东.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