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迷向散发器和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梨树蛀果害虫的防控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圣杰

作者: 孙圣杰;任爱华;王晓祥;杨雪琳;李浩文;李贞;刘小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发生动态;松毛虫赤眼蜂;迷向散发器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102-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两种生物防治方法对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梨树蛀果害虫的防控效果及监测梨树蛀果害虫的发生动态。针对不同的蛀果害虫采用相应的防控方法,并监测不同处理下害虫发生动态与数量。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梨园内一年有3次发生高峰,桃小食心虫有2次发生高峰。梨小食心虫发生高峰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中旬;苹果蠹蛾发生高峰分别在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上旬;桃小食心虫分别在7月下旬及8月下旬达到发生高峰。悬挂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可有效干扰害虫正常的交尾行为,全年范围内降低其发生数量。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有较好防治效果,可降低其对果实造成危害的可能,但该方法对苹果蠹蛾的防治效果一般。因此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充分利用不同的生物防治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对梨树蛀果害虫的防治效果。

分类号: S476.3%S436.612.2

  • 相关文献

[1]释放赤眼蜂防治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效果研究. 许建军,冯宏祖,李翠梅,吐尔逊,王兰,李志刚,何江,郭文超. 2014

[2]甘肃省白银和张掖地区梨园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 李红旭,魏姿涵,曹素芳,贾煜婕,朱高锋,王威龙,赵鹏,田靖,李贞,马鸿波,张松斗,刘小侠. 2024

[3]梨小食心虫迷向散发器在桃园的防治效果评价. 李雪娇,赵世恒,高润蕾,云晓鹏. 2019

[4]梨小食心虫迷向散发器防治效果研究. 庾琴,范仁俊,张润祥,封云涛,马四国. 2011

[5]复合式性信息素迷向剂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 崔笑雄,熊仁次,陈汉杰,韩旭,姚永生. 2020

[6]喀什地区杏园内食心虫消长动态及赤眼蜂防治初探. 岳朝阳,张新平,杨森,刘爱华,张静文,徐兵强. 2010

[7]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园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调查. 宋素琴,楚敏,曹焕,李阳. 2015

[8]不同蜂卵比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 马爱红,李敏,冉红凡,康振宇,李建成,杨小凡,宋凯. 2024

[9]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翟浩,张勇,李晓军,马亚男,余贤美,王金政,薛晓敏,范昆. 2017

[10]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及性信息素诱杀防治效果. 翟浩,王金政,王贵平,薛晓敏,张勇,李晓军. 2018

[11]桃小食心虫在苹果免套袋果园发生动态及双酰胺类杀虫剂的防治效果. 翟浩,王金政,李晓军,于树增,李方杰,薛晓敏,王贵平,陈汝. 2019

[12]李杏混栽园食心虫种类及其种群动态调查. 杨华,张玉君,陈杰. 2019

[13]五种杀虫剂对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高越,张鹏九,赵劲宇,史高川,刘中芳,张慧,范仁俊. 2017

[14]不同果园中主要食心虫种群监测与防控技术. 马春森,孔德仓,赵存鹏,魏国树. 2012

[15]桃园中食心虫单一性诱芯及其复合配置的诱蛾效率比较. 杨小凡,王冲,崔彦,刘小侠,马春森,魏国树. 2014

[16]三种杀虫剂对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的残效研究. 宫庆涛,武海斌,张坤鹏,孙丽娜,孙瑞红. 2016

[17]复合式膏体迷向剂对梨小、桃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 李晓龙,夏国宁,何建川,贾永华,陈汉杰,李锋,许泽华,刘晓丽,王春良. 2013

[18]桃园食心虫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研究. 郝宝锋,于丽辰,许长新,贺丽敏,焦蕊. 2010

[19]兰州生草桃园5种主要鳞翅目害虫发生规律调查. 张译文,牛茹萱,王卫成,王晨冰,王发林. 2023

[20]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 李艳艳,孙丽娜,田志强,韩海斌,张怀江,仇贵生,闫文涛,岳强.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