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来我国玉米大品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岩

作者: 白岩;高婷婷;卢实;郑淑波;路明

作者机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主要粮食作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农村部东北中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1982—2020年;玉米;大品种;历史沿革;发展趋势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8 期

页码: 2064-20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对我国玉米产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近40年来我国玉米大品种的历史贡献和发展趋势对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1982—2020年期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玉米品种推广面积为依据,筛选出近40年来我国种植的郑单958等27个玉米大品种,累计推广3.21亿公顷,占期间我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29.09%,其中超大品种4个,分别是郑单958、中单2号、丹玉13、先玉335;特大品种6个,分别是浚单20、掖单2号、农大108、掖单13、四单19、烟单14,推广年限在8~30年之间,平均17.63年,单年最大推广面积在69.97万~456.95万公顷,平均150.79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 13个品种单年超66.67万公顷的省(区)是山东、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大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变化特征是1982—1989年期间快速上升、1990—1997年期间面积占比稳定、1998之后下降,至2020年面积占比下降到12%左右。裕丰303、中科玉505等具有发展成为大品种的潜力,未来智能设计育种将高效培育出新一代突破性品种,加速提升我国玉米单产水平。面对当前玉米生产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建议在区域试验的分布布局、试验精准度和品种审定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日本樱桃产业沿革、现况与趋向. 张毅,孙玉刚,刘伟,李桂祥,董晓民. 2016

[2]我国棉花大品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白岩,彭军,赵素琴,付小琼,许乃银. 2022

[3]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历史沿革. 丁宁,丁玲玲. 2016

[4]台湾农业土地政策历史沿革与经验分析. 陈华,胡习斌,林宏光,黄玮,王伟新,林嵩,张晓峰,黄聪敏,臧春荣. 2014

[5]奉化野鸭形成的人文生态原因浅析. 卢立志,王亚琴,赵平娜,董士海,马维英. 2013

[6]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历史沿革及研究概况. 胡耀,周泉勇. 2024

[7]恩施紫油厚朴规范化种植研究及产业发展对策. 廖朝林,郭杰,林先明. 2010

[8]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五十年成就回顾. 王丽华,傅明焱,张晓洁,阎荣军. 2009

[9]我国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发展研究. 刘忠泽,章慧全,高占文,张旭,董向辉,李爱琴. 2008

[10]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万良,刘武仁. 2007

[11]作物模型在我国玉米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陈小民,崔红,刘志铭,魏雯雯,姚凡云,吴杨,曹玉军,吕艳杰,王永军. 2018

[12]转基因玉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林清,吴红,周幼昆,雷开荣,谢树章. 2012

[13]东北早熟春玉米区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杨国航,孙世贤,张春原,刘春阁,赵久然. 2007

[14]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与发展趋势探讨. 李九云,于翠红,高增玉. 2009

[15]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 王洪涛,邢璐露,杨金砖. 2023

[16]玉米基因组学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对策. 黎裕,王天宇. 2003

[17]中国玉米生产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李少昆,王崇桃. 2009

[18]玉米施药机械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卢勇涛,李亚雄,刘洋,李斌,王涛. 2011

[19]浅议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研究进展. 孙丽惠,陈长青,李月明,孔菲,叶雨盛. 2011

[20]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情况分析我国近15年玉米基础研究的发展状况(2001—2015). 史利玉,宋振伟,张金渝,杨新泉.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