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陶单极虫(Thelohanelluskitauei)基因组信息揭示了其强大的寄主(鲤鱼)营养剥夺能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雅麟

作者: 杨雅麟;熊杰;周志刚;霍凤敏;刘玉春;缪炜;王蒙;章晋勇;王敏;王磊;姚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粘孢子虫;吉陶单极虫;基因组;转录组;营养剥夺;药靶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ISSN:

年卷期: 2013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吉陶单极虫(Thelohanelluskitauei)是我国及东北亚地区淡水鲤科鱼类粘孢子虫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可引起池塘、水库、湖泊养殖鲤科鱼类大批死亡。缺乏遗传信息是制约控制吉陶单极虫病药物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完成了吉陶单极虫基因组及其孢子阶段转录组的测序工作,采用Roche454和Illumina两种测序平台对吉陶单极虫基因组进行测序,用拼接好的5610个支架组装成一个150.7Mb的吉陶单极虫基因组序列草图,预测的基因组大小为188.5Mb,注释了16,638个蛋白编码基因。结果表明:①大量的多细胞生物过程基因以及多个多细胞后生动物信号通路基因的存在支持吉陶单极虫是一种多细胞后生动物...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吉陶单极虫(Thelohanelluskitauei)基因组minicollagen同源物的鉴定及其进化分析. 冯金梅,熊杰,宋文剑,章晋勇,杨亚麟,姚斌,周志刚,缪炜. 2015

[2]454测序技术开发微卫星标记的研究进展. 程晓凤,黄福江,刘明典,汪登强. 2011

[3]梨BAHD家族基因的鉴定及石细胞分化相关成员的筛选. 库尔班·吐松,艾沙江·买买提,巴音克西克. 2021

[4]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睡莲SSR位点特征分析. 苏群,田敏,刘俊,王凌云,李春牛,李先民,黄展文,王虹妍. 2021

[5]极地动物基因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战略. 陈松林,徐文腾,陈张帆. 2019

[6]基于两种对虾参考基因组的中国明对虾性别分化区域初步探查. 王琼,李健,何玉英. 2023

[7]半红树植物水黄皮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黄健子,张万科,黄荣峰,郑易之. 2014

[8]半红树植物水黄皮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黄健子,张万科,黄荣峰,郑易之. 2015

[9]糜子分子遗传研究进展与展望. 杨天育. 2022

[10]猪T细胞受体β链转录组与基因组分子结构研究进展. 姚文娟,房永祥,刘泰安,王春燕,景志忠. 2015

[11]大豆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核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张乐,金龙国,罗玲,王跃平,董志敏,孙守红,邱丽娟. 2011

[12]后基因组时代橡胶树分子生物学. 晁金泉,杨署光,田维敏. 2020

[13]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棉蚜携带病毒种类. 吕丽敏,王春义,雒珺瑜,李春花,崔金杰. 2014

[14]新疆褐牛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研究进展. 王骁,马桢,高亮,谢鹏贵,苏楠,陈文中,张雨夏,闫向民,陈雪松. 2024

[15]整合基因组和转录组筛选调控北京鸭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 刘嗣睿,刘洪飞,刘大鹏,牟启铭,唐贺贺,张鹤,张永福,侯水生,周正奎. 2025

[16]顶复门原虫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廖申权,吴彩艳,戚南山,吕敏娜,覃宗华,孙铭飞. 2012

[17]顶复门原虫电子转移链代谢及Ⅱ型NADH脱氢酶研究进展. 廖申权,蔡建平,戚南山,吴彩艳,吕敏娜,袁建丰,余劲术,孙铭飞. 2012

[18]胺硫基烷复合剂治疗鲫鱼粘孢子虫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姜礼燔. 1993

[19]大头鲤粘孢子虫病的治疗试验. 曹顶臣,徐伟,孙效文,梁丽群,闫学春,张玉环. 2003

[20]吉陶单极虫可分泌蛋白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凤丽,杨雅麟,夏锐,高辰辰,李栋,冉超,张震,张洪玲,周志刚.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