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间的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洪亮

作者: 李洪亮;孙玉友;柴永山;魏才强;解忠;刘丹;程杜娟;刘春光;徐德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不同积温带;水稻;性状;差异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53-55

摘要: 利用黑龙江省近年育成的88个水稻品种,对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间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积温带至第四积温带,品种在株高和穗粒数的农艺性状上有下降的趋势;第一积温带品种穗长极显著高于第二、三、四积温带,且第三、四积温带之间穗长没有显著差异;第四积温带品种的千粒重极显著高于第一、二、三积温带品种;不同积温带品种的产量则表现为第一积温带至第四积温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第一、二积温带育成品种的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米率和垩白度等指标低于第三、四积温带品种,不同积温带育成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黔中地区不同杂交水稻组合主要性状及产量差异. 吴宗桃,江学海,罗德强,唐孝书,陈华璋. 2017

[2]晚稻引种初试试验报告. 黄文武,凌强青,农莉梅,黄淑媚. 2016

[3]桂南12个水稻杂交新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分析. 黄文武,凌强青,黄淑媚,农莉梅,李玉凤. 2015

[4]在水稻生长后期施用“劲丰”对水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顾大路,吴传万,杜小凤,杨文飞,文廷刚. 2011

[5]水稻间段失绿回复突变体特性分析. 谢戎,曾正明,刘成元,邵继荣. 2007

[6]水稻高压诱变效应研究. 廖耀平,陈钊明,何秀英,翁克难,陈粤汉,程永盛. 2007

[7]不同叶龄移栽对优质杂交水稻泰优808产量性状的影响. 侯再芬,程尚明,黄林,田景茂,杨广娟,杨天海. 2023

[8]不同染色体倍性水稻植株光合特性的研究. 傅亚萍,颜红岚,李玲方,于永红,斯华敏,胡国成,肖晗,孙宗修. 1999

[9]PGR植物营养生长素在水稻上的试用. 苗贵元,王广元,梅青. 2001

[10]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水稻、旱稻品种产量和生理生态性状研究. 严定春,朱练峰,金千瑜,吕小波. 2015

[11]2015年上海市水稻新品种(系)集中展示试验. 陈海霞,李帮学,张维德,朱明芬,陆家安. 2017

[12]DTOPSIS法综合评价水稻新品种. 罗芳媚,梁忠明. 2017

[13]基于DUS测试性状的广西地区常规水稻分析评价. 吴小奋,周传猛,黄晓琴,梁琳,陈海凤,肖荣华. 2023

[14]优质稻核心种质绿珍占8号及其衍生系统的株型和品质理想模式研究.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王家生. 2004

[15]水稻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邱福林,邵国军,张秀茹,李德华,李跃东,丁芬. 2001

[16]水稻优质不育系美A的选育及主要性状. 周萌,邓国富,陈仁天,吴妙生. 2001

[17]水稻品种对比和分析评价. 沈芳勤,章伟江. 2024

[18]湖南省稻种资源性状分析. . 2000

[19]水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及后代的性状表现. 佘建明,周邗扬,陆维忠,吴鹤鸣,李向辉,孙勇如. 1990

[20]基于水稻RIL群体的加工品质性状QTL分析. 陈丽,马静,朱志明,刘炜,孙建昌.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