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籽中氰化物定性定量方法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高阳
作者: 丁霄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麻籽;生氰糖苷;氰化物;测定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08 年 06 期
页码: 291-292+2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建立测定亚麻籽中氰化物的定性定量方法。结果表明,改进的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能进行亚麻籽氰化物的测定,检测方法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R2=0.9986,加标回收率93.08%~95.65%,相对标准偏差<5%。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重现性好,测定的结果可靠。
分类号: TS207.3
- 相关文献
[1]亚麻籽双液相多级逆流萃取工艺模拟试验. 丁霄霖. 2010
[2]响应面法优化亚麻籽氢氰酸提取条件. 寇向龙,徐美蓉,张建平,赵宾宾,韩舜愈. 2016
[3]亚麻饼粕微生物脱毒工艺. 梅莺,黄庆德,邓乾春,杨金娥,赵春. 2013
[4]电镀废水解氰细菌的分离选育. 董新姣,林晓华,蔡丽玲. 2002
[5]木薯及其副产品的营养价值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崔艺燕,田志梅,李贞明,马现永. 2018
[6]植物性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 段彬伍,谢黎虹,徐霞,郭望模,朱智伟. 2009
[7]烘干脱毒对木薯叶中氰化物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许成帅,李伯松,李克烈,王飞,郑丽,马旭东,覃新导. 2016
[8]木薯中氰化物含量的异烟酸-吡唑林酮分光光度法测定. 王晓芳,陈美,杨春亮,李海婴,查玉兵. 2009
[9]外源氰化物对毛桃幼苗根系生理及代谢的影响. 沈婉琪,朱炜,曾春发,何昊,李国怀,刘军伟. 2022
[10]喷施赤霉素对"三青"莴笋生长、光合电子传递和氰化物含量的影响. 张泽锦,王力明,梁颖,李跃建,唐丽. 2021
[11]微波消解—氰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痕量硒. 牟仁祥,陈铭学,应兴华,朱智伟,陈能. 2003
[12]稗草对二氯喹啉酸抗性研究进展. 李岗,吴声敢,吴长兴,赵学平,王强,陈丽萍,苍涛,俞瑞鲜,任海英. 2012
[13]流动注射法同时检测水中挥发酚类和氰化物. 杨茜,杨波. 2015
[14]应用苦味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巴西橡胶树中CN~-的含量. 蔡海滨,程汉,陈根辉,黄华孙. 2008
[15]辐照处理对亚麻产量及生氰糖苷含量的影响. 许光映,李群,高忠东,王振,殷龙龙. 2020
[16]饲料中氢氰酸的影响及脱毒方法比较. 寇向龙,李婷,徐美蓉,黄铮,王青,李晓蓉. 2020
[17]亚麻生氰糖苷合成关键酶CYP79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齐燕妮,李闻娟,赵丽蓉,李雯,王利民,谢亚萍,赵玮,党照,张建平. 2023
[18]生氰糖苷脱毒菌株筛选及其发酵亚麻籽饼研究. 郭宝珠,蔡辉益,王茂森,逯春香,刘国华,常文环,郑爱娟,陈志敏. 2020
[19]木薯生氰糖苷研究进展. 邹良平,起登凤,孙建波,彭明. 2013
[20]等离子体处理对亚麻籽中生氰糖苷含量的影响. 许光映,王振,刘超,李群,高忠东.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亚麻籽双液相多级逆流萃取工艺模拟试验
作者:丁霄霖
关键词:工艺;氰化物;萃取;亚麻籽;双液相
-
双液相亚麻籽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和流变学特性研究
作者:丁霄霖
关键词:双液相技术;亚麻籽;分离蛋白;流变学特性;二级结构
-
正己烷-乙醇-水三元体系的相平衡研究
作者:丁霄霖
关键词:正己烷;乙醇;水;相平衡
-
超临界CO2萃取浓缩天然维生素E的研究
作者:刘云;丁霄霖;朱丹华
关键词:超临界CO2;溶解度;相对分离因子;工艺方案;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
超临界CO_2萃取浓缩天然维生素E的研究
作者:刘云;丁霄霖;朱丹华
关键词:超临界CO2;溶解度;相对分离因子;工艺方案;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
亚麻籽双液相萃取中醇相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丁霄霖
关键词:亚麻籽;双液相;醇相;抗氧化
-
超临界CO_2双柱逆流萃馏浓缩天然维生素E的最佳工艺研究
作者:刘云;丁霄霖;朱丹华
关键词:超临界CO2;双柱逆流萃馏;天然维生素E;理化特性;分子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