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科1号品种加工红茶工艺概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幼萍
作者: 王幼萍;陈志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茗科1号;花果香;坦洋工夫;红茶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技术
ISSN: 1007-4872
年卷期: 2012 年 02 期
页码: 22-24
摘要: 国家审定品种茗科1号(Camelliasinensis cv.Mingke1)制作坦洋工夫滋味醇厚鲜爽,花果香明显,现已被广泛用于制作高端坦洋工夫红茶。本文从鲜叶原料、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五个加工工艺介绍了茗科1号制作坦洋工夫红茶的初制技术。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坦洋工夫‘大学士’红茶的研制及品质分析. 张磊,杨如兴,陈芝芝,郭聪,郭光辉. 2014
[2]不同加工技术对茗科1号清香型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张磊,吴志丹,王丽丽,杨军,陈芝芝,王让剑,王定锋. 2013
[3]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茗科1号香气成分的影响. 张磊,杨如兴,陈芝芝,吴民亿. 2013
[4]茶树新品系'椀香茗'夏季工夫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罗意,段继华,康彦凯,雷雨,黄飞毅,李赛君,丁玎,陈莹玉. 2023
[5]坦洋工夫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策略分析. 杨如兴. 2013
[6]福建红茶的生产现状与技术创新. 张磊,杨如兴. 2011
[7]浅谈坦洋工夫红茶精制拼配技术. 黄枝明,林国栋. 2014
[8]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9]色差法监测红茶发酵适度技术. 赵飞,马圣洲,吴琴燕,姚克兵,庄义庆. 2017
[10]茶黄素及其母体化学合成的相关研究. 雷志伟,郭灿,郑文莉. 2016
[11]通氧时间对红茶发酵汤色的影响. 潘科,冯林,沈强,申东. 2013
[12]8份茶树新品系加工红绿茶的适宜性. 陈正武,陈娟,曹雨,郭燕,杨春,张小琴. 2016
[13]贵州不同栽培茶树品种红茶适制性分析. 陈娟,潘科,沈强. 2014
[14]红茶通氧发酵过程中发酵叶相变化分析. 潘科,沈强,申东,杜晓. 2014
[15]“岳山红”冷泡饮用法探研. 朱海燕,王秀萍,陈宪智. 2015
[16]5类久安古树红茶的挥发性成分测定. 杨春,周雪,郭燕,胡伊然,周顺珍,郑文佳. 2016
[17]茶花红茶窨制技术初探. 申东,何萍,喻园,范定松,张畅,喻云春. 2017
[18]福建省乌龙茶、红茶中部分农药残留及日摄入量评估. 林虬,张居德,苏德森,姚清华,颜孙安. 2013
[19]引进晒青、摇青工艺降低夏秋红茶苦涩味的研究. 杨拥军,钟兴刚,粟本文,李彦,谭正初. 2014
[20]真空微波脱除红茶中咖啡碱的工艺研究. 马圣洲,赵飞,吴琴燕,陈露,董占波,庄义庆.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湖南省玉米地方品种配合力分析
作者:郭欢乐;曾强;曹钟洋;彭明;陈志辉;李健权;汤彬
关键词:玉米;地方品种;配合力
-
玉米新品种福玉18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作者:彭明;唐卓;李亦文;彭继福;郭欢乐;曹钟洋;汤彬;陈志辉
关键词:品种选育;栽培;制种;福玉18;玉米
-
高等植物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思彤;张亚真;孔祥瑞;金珊;陈志辉;陈常颂
关键词: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CAB);蛋白结构;生理功能;逆境表达
-
茶树叶片黄化变异相关的CAB基因家族鉴定及关键基因挖掘
作者:钟思彤;张亚真;游小妹;陈志辉;孔祥瑞;林郑和;伍慧妮;金珊;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叶色黄化变异;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
不同遗传背景的转Cry1C基因玉米品系的室内抗虫性鉴定
作者:曾强;周伟;郭欢乐;曹钟洋;彭明;周虹;汤彬;陈志辉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回交转育;室内生测
-
茶树新品系‘福茗2号’区域试验报告
作者:游小妹;李鑫磊;陈志辉;孔祥瑞;单睿阳;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福茗2号;新品系;乌龙茶;适应性
-
茶轮斑病发生为害特性及其茶树抗病研究进展
作者:郑士琴;孔祥瑞;单睿阳;陈志辉;张亚真;李鑫磊;林郑和;游小妹;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茶轮斑病;为害特点;抗病机理;抗病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