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清秀
作者: 胡清秀;曾希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菌;可持续农业;农业废弃物;循环模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1-3008/S
年卷期: 2000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摘要: 阐述了食用菌对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状况 ,根据食用菌和农作物二者的生态学特性 ,分析了作物与食用菌在光照、通气、营养条件等方面形成的互补互促关系 ,并提出高效利用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四种生态循环模式
分类号: F326.13
- 相关文献
[1]菌业循环模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利用. 胡清秀,张瑞颖. 2013
[2]立体菌业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胡清秀. 2015
[3]强化农业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农业向循环模式的转变. 白清云. 2006
[4]一年两熟区农田机械化耕作循环生产模式及配套机具试验研究. 张辉辰,王惠新,李淼. 2010
[5]农村中小型肉牛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陈直,白献晓,徐照学,王治方,王炳勋,蔺萍,徐引弟,朱文豪,许峰. 2018
[6]果园生草复合种养循环模式效应分析-基于云南泸西县果园比较研究. 农一鑫,钱小平,尹昌斌,万永全,付利波. 2021
[7]河西走廊绿色农业循环模式研究. 车宗贤,于安芬,李瑞琴,赵有彪,苏永生. 2011
[8]石羊河流域绿色农业循环模式研究. 车宗贤,于安芬,李瑞琴,赵有彪,苏永生. 2011
[9]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循环模式“农田-食用菌”生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 李瑞琴,于安芬,赵有彪,车宗贤,苏永生. 2013
[10]菌糠-蚯蚓-红托竹荪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构建技术研究. 陈飞,于广峰,韩冰,钟丽娟,柴林山,刘晓辉. 2024
[11]松辽平原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那伟,张永峰,祝延立. 2011
[12]对生态农业的思考(二). 朱立志. 2013
[13]松辽平原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研究. 潘晓峰,张永峰,那伟,张明生. 2010
[14]现代循环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策划方案. 叶美锋,吴飞龙,黄婧,吴晓梅,林代炎. 2016
[15]上海市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模式. 章政,朱立志,宗成峰. 2006
[16]对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对策的探讨. 游承俐,孙学权. 2001
[17]花生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张建成. 2010
[18]豫东平原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实践效果. 余泳昌,鲁传涛,冯春丽,刘清民. 2005
[19]药械应用趋势导析. 吴萍. 2003
[20]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朱新民,钱坤,崔凯,朱斌.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泡石改性纳米零价铁对Cd的吸附效果及其机制
作者:梅哈古丽·艾尼瓦尔;张拓;殷宪强;张楠;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海泡石;纳米零价铁;镉;吸附机制
-
基于农田氮磷平衡的红壤区农田环境友好型种植制度评价
作者:洪曦;宫殿林;曾希柏;罗尊长;郑超;汤春纯;李荣;吴培金;李俊;邓龙英
关键词:生态经济效益;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环境友好;种植制度;综合评价
-
秸秆还田影响农田土壤健康研究进展
作者:张子怡;张洋;文炯;彭芝;苏世鸣;王亚男;张楠;吴翠霞;周丽;解学仕;曾希柏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健康;调控;影响因素
-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杨忠兰;翟凡;温莉;颜蒙蒙;肖嬴;张永浩;姚锋先;曾希柏
关键词:硒生物有效性;土壤-植物系统;硒转运;赣南脐橙;硒形态
-
客土比例对土壤及油菜砷有效性的影响
作者:王旭东;文炯;彭芝;张楠;苏世鸣;李宇翔;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客土比例;有效砷;油菜;土壤理化性质;吸收砷
-
不同黄腐酸结构组成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作者:朱启明;王亚男;郑重;曾希柏;许立阳;张洋;李雨欣
关键词:黄腐酸;结构组成;小麦种子发芽;小麦苗期生长
-
不同母质发育红壤酸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作者:龙泽东;孙梅;曾希柏;黄晶;唐海明;石丽红;罗尊长;孙耿
关键词:花岗岩风化物;第四纪红土;红壤;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