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野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奥

作者: 张奥;王佳琳;王晓琴;汪超;赖淼;曹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苜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GA3;IAA;生理指标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11 期

页码: 16-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明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野苜蓿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为野苜蓿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野苜蓿种子[种子平均长(226.16±22.91)μm、宽(144.15±21.22)μm,种子净度(67.17±0.18)%、千粒重(2.01±0.035)g]为试材,采用培养皿和育苗杯培养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CK),研究2种外源植物激素GA3和IAA(100 mg/L、200 mg/L、300 mg/L、400mg/L和500 mg/L)对野苜蓿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GA3处理野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总体高于IAA处理;300 mg/L GA3对野苜蓿种子发芽率提升较为明显,且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大,分别为70.00%和10.93。不同浓度GA3处理野苜蓿幼苗的叶片数呈增长趋势、株高均呈先快速增长后平缓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CK均下降,以300 mg/L GA3处理野苜蓿幼苗的POD活性和Pro含量最低,分别为993.00 U/g和2 803.03μg/g。IAA对野苜蓿种子萌发、叶片数和株高增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苜蓿幼苗的POD活性和Pro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以100 mg/L IAA处理的POD活性和Pro含量最低,分别为968.00 U/g和4 578.79μg/g。【结论】300 mg/L GA3处理可显著促进野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不同浓度IAA处理对野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分类号: S567.239

  • 相关文献

[1]不同处理对平邑甜茶种子萌发的影响. 闫辉,张玉娇,陈迎春,李功存,张茂林. 2016

[2]不同辣椒品系(种)间种子萌发特性的比较. 梁郸娜,范高领,詹永发,胡明文. 2017

[3]羊草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的研究. 王梦寒,王英哲,任伟,徐安凯. 2019

[4]不同储藏年限对南瓜种子活力的影响. 武青山,董晓飞,白扬. 2020

[5]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长苞冷杉种子发芽的影响. 杨文宏,黄杏娥,和加卫,杨正松,和建平,李燕. 2018

[6]羊草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的研究. 王梦寒,王英哲,任伟,徐安凯. 2019

[7]重金属Pb对金盏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鲁晋,张琼,胡云龙,翟向华,张卫雄,刘金荣. 2018

[8]双氧水对热研11号黑籽雀稗种子萌发的影响. 侯海军,胡新文,符少萍,郭建春. 2005

[9]3种鹅观草属植物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陈景芋,李卫军,解继红,于靖怡. 2009

[10]不同温度处理对橡胶草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高玉尧,许文天,徐建欣,张立群,王锋,张继川,聂秋海,王祖键,刘实忠. 2014

[11]不同处理方法对蒲公英种子萌发的影响. 宋双,孙嘉欣,张怡. 2016

[12]小粒种咖啡种子发芽指标测定. 李贵平,付兴飞,胡发广,黄家雄,武瑞瑞,杨旸,李亚男. 2023

[13]不同消毒方法对烟草种子萌发和消毒效果的影响. 高崇,崔昌范,张贵峰,任广伟,吴京姬,于东海. 2015

[14]氮离子束对鹅观草属植物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于靖怡,云锦凤,解继红,吴淑珍,杨凯. 2010

[15]温度对半夏种子萌发的效应. 王毅,漆燕玲. 2006

[16]辣椒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萌发特性的研究. 倪向江,周火强,孟秋峰,张恩让. 2008

[17]不同辣椒品种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的研究. 马艳青,杨博智,张竹青. 2015

[18]不同消毒剂处理对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 苏银玲,杨子祥,罗会英,李易蓉,木万福,麻继仙. 2018

[19]化学处理提高大叶千斤拔种子发芽率的试验. 刘倩,吕玉兰. 2009

[20]热水和浓硫酸处理对12个野生豆科草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吕玉兰,黄家雄,刘倩.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