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玉米对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的抗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雪艳

作者: 何康来;王振营;文丽萍;白树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Bt玉米;棉铃虫;甜菜夜蛾;抗虫性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

ISSN:

年卷期: 2005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s(Hubner)]是常年为害玉米的重要害虫。转Bt基因抗虫玉米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采用室内离体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孟山都转Bt基因抗虫玉米YieldGard不同组织对棉铃虫和甜菜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和田间人工接虫抗性鉴定。取食转Bt和非转Bt基因玉米心叶的甜菜夜蛾幼虫均可完成世代发育,但存活率都较低,仅为15%和10%。取食Bt玉米的幼虫发育历期长,化蛹不整齐,平均蛹重为57.938mg,显著低于对照77.913mg,说明Bt玉米心叶对甜菜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转Bt基因玉米对棉铃虫的抗性评价. 何康来,王振营,白树雄. 2006

[2]转Bt基因玉米对甜菜夜蛾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王冬妍,王振营,王振营,王振营,丛斌. 2005

[3]转Bt基因抗虫玉米、棉铃虫和Bt棉的互作研究. 范贤林,芮昌辉,姚建仁,郭三堆. 2004

[4]转Bt基因抗虫玉米棉铃虫杀虫活性的初步评价. 范贤林,孟香清,董丰收. 2000

[5]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棉铃虫杀虫活性的初步评价. 范贤林,孟香清,董丰收. 2000

[6]转基因抗虫棉对甜菜夜蛾的抗性研究. 崔金杰,常蕊芹. 2000

[7]性诱捕器悬挂高度对绿盲蝽、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田间诱集效果的影响. 张谦,安静杰,窦亚楠,李耀发,祁虹. 2023

[8]转ACO2基因优质棉生长特性及其对田间昆虫群落的影响. 张帅,吕丽敏,王春义,朱香镇,李春花,崔金杰. 2016

[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 潘贞德,戴晓曦,夏敬源,虞皓. 2006

[10]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及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笠坤,雒珺瑜,吴益东,朱香镇,李春花,崔金杰. 2018

[11]Cry1C蛋白对4种棉花害虫的致死效果. 张帅,雒珺瑜,王春义,朱香镇,王丽,张利娟,崔金杰. 2016

[12]转cry1Ab/cry2Aj、cry1Ab/vip3DA玉米对棉铃虫、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抗虫性评价. 常雪,王伟,沈志成,叶恭银. 2016

[13]0.25%佳维素EC对小菜蛾等五种害虫的药效试验. 陈青. 2002

[14]转GAFP基因棉花生态适合度及其对棉田昆虫群落的影响. 张帅,朱香镇,吕丽敏,王春义,李春花,张利娟,王丽,崔金杰. 2016

[15]多酚氧化酶在棉花诱导型抗性中的作用. 楚博,张帅,雒珺瑜,王春义,吕丽敏,朱香镇,王丽,崔金杰. 2015

[16]转新型抗虫基因Vip3A棉花的获得及抗虫性鉴定. 肖娟丽,罗晓丽,王志安,张安红. 2020

[17]棉花种间杂交抗棉铃虫资源选育. 苗春生,潘河山,王志龙,姜保功,杨雪梅,张欣雪,何鉴星. 1999

[18]棉花品种对棉铃虫营养的影响. 王武刚,裴鑫德. 1996

[19]川棉243对棉铃虫的抗性及其机理. 叶鹏盛,曾华兰,李琼芳,江怀仲,赵志模. 2000

[20]转新型抗虫基因Vip3A棉花新种质的创制. 张安红,王志安,肖娟丽,刘圆,罗晓丽.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