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混灌模式对镉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分配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平

作者: 李平;齐学斌;胡艳玲;樊向阳;樊涛;赵志娟;黄仲冬;李中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镉;微污染水;混灌;临界值;轮作系统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4 期

页码: 28-31+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混灌模式对华北粮食主产区污灌农田重金属镉阻断效应,以典型污灌区多年来水质状况为背景,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混灌模式下重金属镉在土壤-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的分配。结果表明,与微污染水灌溉相比,适宜的清污混灌处理显著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中镉累积量,提高了冬小麦籽粒均匀度及产量,同时,适宜的清污混灌处理显著降低了夏玉米籽粒中镉累积量及穗轴质量,提高了夏玉米籽粒均匀度;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轻度污灌农田土壤10~20cm土层有效含镉量可作为夏玉米籽粒中含镉量的评价指标,估算有效镉临界值为0.36mg/kg。

分类号: S512.11`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轮灌模式对污灌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重金属镉阻断效应. 李平,齐学斌,张建丰,胡艳玲,樊向阳,樊涛,赵志娟,黄仲冬. 2015

[2]铅、镉在蔬菜中的累积特性及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张丙春,王磊,范丽霞,陈璐,毛江胜. 2015

[3]微污染水灌溉对土壤-作物系统Cd动态的影响及小麦敏感期分析. 胡艳玲,齐学斌,李平,李中阳,胡超,赵志娟,樊涛. 2015

[4]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春成,崔丙健,胡超,吴海卿,马欢欢,崔二苹,马天,刘源,李中阳,樊向阳,李浩,高峰. 2021

[5]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土壤特性的影响与灌溉效应评估. 刘春成,崔丙健,胡超,吴海卿,高峰. 2022

[6]作物生理特性对微咸水-再生水混灌的响应研究. 刘春成,崔丙健,胡超,吴海卿,马欢欢,马天,高峰. 2021

[7]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塬区作物轮作系统磷动态的影响. 郑丽娜,王先之,沈禹颖. 2011

[8]保护性耕作下陇东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轮作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 周少平,谭广洋,沈禹颖,南志标,高崇岳,杨晶. 2008

[9]拉萨地区不同春箭筈豌豆轮作模式的生产力评价. 马望力,南志标. 2019

[10]陇东黄土高原饲草作物生产力研究. 牛伊宁,南志标. 2012

[11]免耕施肥对两个轮作系统生产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黄茂林,梁银丽,韦泽秀,尚金霞. 2013

[12]稻田不同轮作系统作物产量、效益和氮素吸收及前后作土壤养分动态比较研究. 刘宝林,邹小云,宋来强,官春云. 2017

[13]不同轮作系统中作物根渗出物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李春杰,赵丹,司兆胜,潘凤娟,许艳丽. 2013

[14]作物轮作系统土壤淋溶液对大豆、玉米和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许艳丽,赵丹,李春杰,司兆胜,张思佳,潘凤娟. 2013

[15]紫花苜蓿在维护我国食物安全中的作用. 何峰,谢开云,万里强,李向林. 2014

[16]气候变化对中国轮作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欢,熊伟,李迎春,杨笛. 2017

[17]稻田不同轮作系统作物产量、效益和氮素吸收及前后作土壤养分动态比较研. 刘宝林,邹小云,宋来强,官春. 2017

[18]浙中红壤有效硼水平及油菜硼素营养. 吕晓男,陆允甫,毛东明. 2000

[19]铝胁迫对不同决明品系幼苗生长影响的试验. 方金梅,应朝阳,陈恩,黄毅斌,翁伯奇. 2000

[20]数理统计在植保试验研究中的应用第七讲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唐启义.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