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建新

作者: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廖长见;张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糯玉米;自交系;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

ISSN: 1008-0708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96-97

摘要: 本文根据自交系形态特征差异的表现型值对黑糯玉米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将37份黑糯玉米种质资源分成四大类群。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黑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2003

[2]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郑永战. 1993

[3]玉米自交系性状的聚类分析. 印志同,薛林,邓德祥,卞云龙,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杨水英. 2004

[4]36个贵州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分析. 邱红波,叶雨胜,戴保威,彭忠华. 2009

[5]我国主推玉米品种亲本的遗传结构解析. 李晶晶,张文洋,王利锋,王浩,李会勇. 2021

[6]玉米自交系发芽期至苗期耐冷性鉴定. 王成,李月明,郝楠,王延波. 2019

[7]四川省常用玉米自交系“棒三叶”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唐海涛,张彪,康继伟,叶国成,李远春. 2007

[8]外引矮秆玉米自交系性状综合评价. 刘海燕. 2009

[9]不同性状对玉米种质优势类群划分结果的影响. 史桂荣. 2001

[10]辽宁省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肖木辑,李明顺,孙有位,李新海,张世煌. 2006

[11]宁夏自育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距离分析. 沈强云,王永宏,王承莲,张芬荣. 2004

[12]西南地区新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及其聚类分析. 程伟东,石达金,钟昌松,范继征,潘光堂,闫飞燕. 2014

[13]山西省主推玉米品种自交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文博,白建荣,王陆军,王艳梅,王燕. 2008

[14]几个主要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祁志云,杨华,邱正高,蔡一林,张亚琴,罗明亮. 2010

[15]不同类型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邱正高,祁志云,雷开荣,袁亮,张亚勤,柯剑鸿,吴红,杨华. 2012

[16]值得推广的优良保健型黑糯玉米-渝黑糯600. 冯定明,石大章,张孝琼. 2017

[17]黑果皮糯玉米的营养保健功能及食品开发利用. 范瑞,陈永欣,董立红,翟广谦,李文和,阮福林. 2020

[18]黑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2004

[19]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0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董立红,陈永欣,翟广谦,张璐,陈琳,张忠梁,李文和. 2015

[20]黑琶糯性玉米番糯8号. 陈永欣,翟广谦,韩永明,董立红,李文和,阮福林.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