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比较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明明

作者: 孙明明;韩英鹏;陈浩;滕卫丽;李文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比较;分析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7 年 26 卷 05 期

页码: 94-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菌棱病鉴定方法对于大豆菌核病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比较了子叶接种、离体茎段接种、离体叶片接种和离体茎的草酸反应4种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子叶接种法接种5 d后所有植株的子叶全部干枯皱缩,10 d后敏感品种合丰25植株开始萎蔫变黄,接种部位周围开始出现白色菌丝;15 d后植株布满白色菌丝;20 d后发病植株开始死亡;而耐性品种MAPLE ARROW出现这些症状的时期较晚,死亡率也较低。离体茎段接种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基本上体现了大豆菌核病的主要致病特征。在离体茎的草酸接种中,合丰25和MAPLE ARROW对草酸的敏感度明显不同,且受害程度有明显差别,是一种方便快捷而且准确性较高的鉴定方法,对于大量种质资源筛选有着重要意义。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抗菌核病研究进展. 董志敏,王曙明,刘玉芝,刘佳,衣志刚,朱晓海. 2008

[2]油菜菌核病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马田田,陈锋,张维,李洪戈,陈松,张洁夫. 2014

[3]江苏省江淮稻区杂交粳稻组合优势比较分析. 吉健安,方兆伟,徐大勇. 2006

[4]几种常用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和品种真实性鉴定方面的比较与分析. 辛景树,郭景伦,张软斌. 2005

[5]五月龄翘嘴红鲌性腺组织小RNA转录谱的分析比较. 曹访,刘莉,采克俊,吴成龙,周俊波. 2020

[6]有机蔬菜的营养成分分析. 宋曙辉,王文琪,唐晓伟,何洪巨,高丽朴. 2009

[7]国内外西番莲农药MRLs标准比较分析. 马婧,农耀京,陈永森,冯春梅,黄寿辉,严霖,王运儒. 2017

[8]两种电泳方法在分析新陆早系列品种SSR标记结果中的比较与应用. 叶春秀,李有忠,庄振刚,谢宗铭. 2014

[9]国内典型秸秆还田技术及机具的比较与分析. 丁艳,彭卓敏,夏建林. 2010

[10]科技评估与科技查新方法的比较研究. 胡春芳,于春池. 2010

[11]宁南山区引进豌豆品种(系)的比较与分析. 黄贵斌,赵永峰,关耀兵,牛永岐,周丽蕾,张新学,万鹏. 2023

[12]黑河地区大豆菌核病发生与分布现状调查. 张武,项鹏,吴俊彦,李宝华,李艳杰,张习文. 2018

[13]多粘类芽孢杆菌XZ-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3种大豆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王波,周涧楠,黄忠勤,王幸,丁震乾,常勇,苏在兴,周兴根. 2018

[14]2017-2019年黑河地区大豆菌核病发生与分布情况调查. 张武,项鹏,杨树,李宝华,李艳杰,吴俊彦,张习文. 2020

[15]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杨树,张武,项鹏,李艳杰,魏然,李阳. 2023

[16]粘帚霉可湿性粉剂防治大豆菌核病试验. 李世东,王桂琴,大津善弘,王忠玉. 2007

[17]哈茨木霉抗多菌灵突变株对大豆菌核病的诱导抗性生理. 林志伟,于春生,李海燕,孙冬梅,李敏,张匀华. 2016

[18]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菌核病抗性评价. 董利东,王金生,吴俊江,李文滨,邱丽娟,常汝镇,徐鹏飞,张淑珍. 2014

[19]气象因素对三江平原大豆菌核病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的创建. 顾鑫. 2013

[20]大豆菌核病菌不同菌丝亲和群的遗传差异性研究. 李易初,张俊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