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咸水灌溉对小麦光合特性与土壤盐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丽

作者: 郭丽;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李科江;马俊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咸水灌溉;光合特性;土壤盐分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1000-1298

年卷期: 2017 年 48 卷 01 期

页码: 183-19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13—2015年研究了不同咸水利用方式(CK,淡水;T1,咸水与淡水混配为1.8 g/L的混合水灌溉;T2,3.6 g/L咸水与淡水交替灌溉;T3,3.6 g/L咸水灌溉;T4,无灌溉)对冬小麦光合特征及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T3和T4处理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持续期、叶绿素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光量子效率(φ)、暗呼吸速率(Rd)和产量较淡水处理显著下降,且连续灌溉3.6 g/L的咸水导致土壤发生积盐,不宜连续灌溉。T1和T2处理与CK的株高、光合特性无显著差异,土壤盐分虽有一定积累,但未影响作物的生长。可见,T1(咸淡混溉)和T2(咸淡水交替灌溉)处理的咸水利用方式对冬小麦生长无负调控效应。从土壤生态环境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角度考虑,混灌和轮灌既能保证作物产量较淡水灌溉不减产,土壤未发生次生盐渍化,同时节约淡水资源。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灌溉水矿化度对土壤盐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苟淇书,党红凯,马俊永,张俊鹏,李全起,王欣. 2022

[2]咸水灌溉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吴雨晴,郑春莲,李科江,党红凯,李全起,李树宁,张俊鹏. 2021

[3]咸水结冰灌溉对盐化潮土盐基离子剖面迁移规律的影响. 车升国,林治安,赵秉强,左余宝,夏雪. 2011

[4]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郑春莲,曹彩云,李伟,马俊永,李科江,张苍根,牛英洁. 2010

[5]黄淮海地区地下微咸水资源农业灌溉模拟研究. 车升国,左余宝,林治安,赵秉强,夏雪,田昌玉,唐继伟. 2011

[6]土壤改良剂对灌溉咸水冬小麦光合和蒸腾的影响. 张余良,王正祥,王艳,廉晓娟,贺宏达. 2012

[7]不同浓度咸水灌溉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杨雪芹,王玉杰,朱东海,孙文闪,吴大付. 2011

[8]土壤改良剂对灌溉成水冬小麦光合和蒸腾的影响. 张余良,王正祥,王艳,廉晓娟,贺宏达. 2012

[9]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冬小麦耐盐性鉴定指标研究(英文). 曹彩云,党红凯,李科江,马俊永,郑春莲,王广才,李伟. 2014

[10]浅层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和土壤安全性的研究. 邵玉翠,李悦,盛福昆,严晔端,安玉钗,张余良. 2006

[11]沿黄井渠结合灌区作物适宜灌水模式研究. 乔冬梅,齐学斌,张现超,胡艳玲,李平,黄仲冬,梁志杰. 2015

[12]不同井渠配比灌水模式对土壤盐分及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现超,乔冬梅,齐学斌,郭魏,周媛,肖亚涛. 2015

[13]干旱区无覆膜滴灌冬小麦土壤盐分时空演化特征. 李源,耿庆龙,赖宁,李青军,陈署晃. 2019

[14]小麦不同滴灌年限小尺度土壤剖面盐分空间分布特征. 李亚莉,乔江飞,窦晓静,李源,赖宁,耿庆龙,陈署晃. 2018

[15]冬小麦叶片显微结构和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李晓爽,孟建. 2016

[16]底墒和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主要特性的影响. 高育锋,王勇. 2009

[17]播前底墒对陇东旱塬冬小麦的效应研究. 高育锋. 2009

[18]基于光合特性的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水分适应能力研究. 唐小梅,王猛,司纪升,陈阜,文新亚. 2016

[19]肥料分层深施对旱作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耿伟,薛绪掌,王志敏. 2006

[20]追施沼肥对半干旱地区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孔德杰,刘娜娜,杨改河,冯永忠,任广鑫.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