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酿造兼用型中早熟高梁杂交种吉杂307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江红
作者: 王江红;闫鸿艳;马英慧;李光华;马忠良;周紫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酿造兼用型;高粱杂交种;吉杂307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09 年 015 卷 019 期
页码: 69-69,88
摘要: 吉杂307以自选不育系507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581-2为父本,于2004年杂交组配育成的高粱杂交种.该品种中早熟,抗叶斑病和高抗丝黑穗病,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8451.1kg/hm^2,在较高肥力和栽培条件下,产量9000kg/hm^2以上.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食用酿造兼用型中早熟高粱杂交种吉杂307选育. 王江红,闫鸿艳,马英慧,李光华,马忠良,周紫阳. 2009
[2]能源与青贮兼用型甜高粱-辽甜3号. 王德生. 2012
[3]饲粮兼用高梁杂交种辽饲杂4号. 王德生. 2007
[4]高粱杂交种辽杂17号选育报告. 王颖,石太渊,杨立国. 2004
[5]辽饲杂4号高粱. 王德生. 2007
[6]能源与青贮兼用型甜高梁杂交神辽甜3号. 王德生. 2009
[7]高粱新杂交种赤杂110的选育. 成慧娟,王立新,葛占宇,严福忠,张姼,隋虹杰,潘映雪. 2017
[8]优质食用高梁杂交种-辽杂12号. 王德生. 2005
[9]酿酒专用红高梁-辽杂18号. 王德生. 2006
[10]酿酒专用红高粱-辽杂18号. 王德生. 2006
[11]早熟高粱新品种赤杂109. 成慧娟,王立新,葛占宇,严福忠,张姼,隋虹杰,潘映雪. 2016
[12]优质高粱新杂交种赤杂101. 成慧娟,马尚耀,王立新,严福忠,葛占宇,王岩. 2013
[13]高粱新杂交种赤杂11O的选育. 成慧娟,王立新,葛占宇,严福忠,张姼,隋虹杰,潘映雪. 2017
[14]高产、优质、多抗、食用型高粱杂交种辽杂25号选育报告. 邹剑秋,朱凯,杨镇,杨晓光. 2007
[15]高粱异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的研究. 解艳华,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申中宝. 2006
[16]中早熟高产高粱杂交种绥杂6号的选育及应用. 杨树仁,曹天昌,王涛. 2004
[17]高产、优质、多抗、食用型高梁杂交种辽杂25号选育报告. 邹剑秋,朱凯,杨镇,杨晓光. 2007
[18]机械化酿造高粱新品种晋杂10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董萍,平俊爱,王玉斌,吕鑫,牛皓,楚建强,王瑞. 2021
[19]抗蚜系列高粱杂交种选育与利用. 张淑君,马忠良,周紫阳,王江红,李光华,李淑杰,闫鸿雁,栾天浩. 2004
[20]高产糯质酿酒高梁杂交种泸糯3号的选育与应用. 赵甘霖,李团银,柳青山,曾庆曦.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氮量对不同品种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宇;高悦;周紫阳;王江红;吕鹏飞;唐玉劼;张洪友;王威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产量
-
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高粱品种识别研究
作者:宋少忠;刘园园;周紫阳;滕星;李继红;刘君玲;高勋
关键词:高粱;高光谱成像;机器学习算法;品种识别
-
AM真菌与氮交互作用对高粱根系侵染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马英慧;马英智;马英杰
关键词:AM真菌;氮;交互作用;高粱;根系侵染率;光合特性
-
春播早熟区高粱杂种优势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作者:陈冰嬬;于淼;葛占宇;李洪奎;黄炎;李海青;石贵山;谢利;徐宁;闫峰;高士杰;周紫阳;王鼐
关键词:高粱;亲本系;单核苷酸多态(SNP);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群;杂种优势模式
-
高粱田苗后除草剂安全性初步评估
作者:王江红;张宇;周紫阳;吕鹏飞;卢宗志;赵仁杰
关键词:除草剂;高粱;安全
-
农业科研院所所属企业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问题及建议-以A农业科研院所所属企业为例
作者:郎洪彦;杨光;尹敏晶;迟庆国;张学军;郭金瑞;尹晓红;周紫阳
关键词:院属企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
高粱杂交种吉杂319及其亲本RuBPCase活性和根伤流特性的研究
作者:周奕含;王江红;吕鹏飞;周紫阳
关键词:高粱;RuBPCase活性;伤流强度;硝态氮强度;铵态氮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