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快速检测马铃薯X病毒、Y病毒和S病毒试纸条的研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微

作者: 张微;李志新;赵雪;张金鹏;付春江;刘卫平;于倩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S病毒;三重检测试纸条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211-2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实现在马铃薯种薯生产田现场同时快速检测马铃薯X病毒(PVX)、Y病毒(PVY)和S病毒(PVS),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利用抗体与胶体金相结合的特性制备金原子与PVX、PVY和PVS抗体结合物(简称金标抗体),通过三维划膜喷金仪将金标抗体喷射于玻璃纤维上作为金标垫,将PVX抗体、PVY抗体和PVS抗体分别划线于硝酸纤维素膜作为检测线,将羊抗兔抗体划线于硝酸纤维素膜作为质控线,进行三重胶体金试纸条的制备。结果表明,研制的三重试纸条能够在5 min内同时检出PVX、PVY和PVS 3种病毒。PVX病汁液检测稀释限度可达10~4倍(W/V),PVY病汁液检测稀释限度可达2×10~3倍(W/V),PVS病汁液检测稀释限度可达103倍(W/V),即对PVX检测更灵敏。利用研制的三重检测试纸条检测危害马铃薯的其他3种常见病毒,未出现交叉反应。对田间采集的马铃薯叶片进行检测,发现利用试纸条与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三重检测试纸条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快捷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田间及口岸一线的检测。

分类号: S432.41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不同级别脱毒种薯病毒再侵染情况及产量变化. 黄萍,何庆才,颜谦. 2008

[2]3种检测方法在脱毒马铃薯种薯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检测效果比较. 张丽,聂峰杰,张国辉,巩檑,石磊,陈虞超,甘晓燕,宋玉霞. 2015

[3]植物诱抗剂AHO联合茎尖培养脱除马铃薯S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 张丽珍,赵立华,吴阔,陈永对,苏晓霞,张仲凯,董家红. 2022

[4]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马铃薯病毒. 陈恩发,李其义,邓宽平,卢扬,彭慧元. 2015

[5]双重检测马铃薯X和Y病毒试纸条制备技术研究. 张微,李志新,赵雪,张金鹏,付春江,于倩倩,刘卫平. 2021

[6]复合侵染的马铃薯花叶病病原诊断. 宋西娇,谢礼,宣裕吉,王芳,严成其,陈剑平. 2018

[7]侵染番茄的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S病毒CP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于沛侠,赵慧琪,刘勇,王德富,牛颜冰. 2017

[8]马铃薯S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张微,李志新,付春江,刘卫平. 2019

[9]马铃薯S病毒PVS~O株系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李华伟,许泳清,罗文彬,纪荣昌,刘中华,许国春,张鸿,李国良,林赵淼,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2018

[10]马铃薯S病毒RT-qPCR通用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程胜群,吕文河,高艳玲,白艳菊,范国权,张威,张抒,邱彩玲,申宇,董学志,白雅梅. 2020

[11]河北省马铃薯S病毒株系的分子鉴定研究. 周巧梅,谢晓亮,温春秀,马恢,尹江,吴志明. 2007

[12]马铃薯S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李广存,杨煜,王秀丽,杨元军,毕玉平. 2004

[13]马铃薯S病毒衣壳蛋白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王韬远,王永志,张春雨,王忠伟,李闯,张胜利,李小宇. 2022

[14]马铃薯X病毒研究进展. 陈虞超,聂峰杰,张丽,巩檑,甘晓燕,石磊,宋玉霞. 2016

[15]马铃薯X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李广存,杨煜,王秀丽,高常勇,陈利容,毕玉平,王毅. 2002

[16]马铃薯X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系统进化分析. 黄永会,朱英,刘永翔. 2014

[17]马铃薯X病毒黑龙江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张威,白艳菊,申宇,高艳玲,范国权,耿宏伟,王魏,孟宪欣. 2010

[18]马铃薯X病毒载体介导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在烟草中的表达. 唐清杰,沈文涛,蔡群芳,卢雅薇,周鹏. 2008

[19]分泌抗马铃薯X病毒株系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抗体理化性质测定. 肖小文,郭军,蔡少华,刘佳,冯兰香,徐惠迪. 1989

[20]宁夏地区马铃薯X病毒分离及其CP基因克隆. 陈虞超,聂峰杰,张丽,巩檑,甘晓燕,石磊,宋玉霞.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