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甘肃荒漠绿洲灌区和半干旱灌区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万斌

作者: 孙万斌;冯刚刚;马晖玲;刘强;侯向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花苜蓿;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3-4315

年卷期: 2017 年 52 卷 05 期

页码: 73-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甘肃荒漠灌区(黄羊镇)和半干旱灌区(永登县)栽培的优质紫花苜蓿品种.【方法】根据灰色关联度理论,分别在2个不同生态区选取株高、干草产量、茎叶比、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和粗脂肪等8项现蕾期指标在2014及2015年的平均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苜蓿王’(Medicago sativa L.cv.Alfaking)、‘北极星’(Medicago sativa L.cv.Polaris)、‘甘农1号’(Medicago sativa L.cv.Gannong No.1)、‘甘农7号’(Medicago sativa L.cv.Gannong No.7)在荒漠灌区(黄羊镇)综合表现优异;在半干旱灌区(永登),‘太阳神’(Medicago sativa L.cv.Sungod)、‘柏拉图’(Medicago sativa L.cv.Pltao)、‘苜蓿王’(Medicago sativa L.cv.Alfaking)、‘新疆大叶’(Medicago sativa L.cv.Xinjiangdaye)综合表现优异,这些品种在上述各地区分别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结论】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计算方法简单,可为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更直接的量化指标.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1]14个紫花苜蓿品种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 李岩,徐智明,李争艳,李杨. 2019

[2]干热区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龙会英,张德. 2024

[3]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灰色关联综合评价. 杨晓,李锦华,朱新强,余成群. 2015

[4]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肥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郑敏娜,梁秀芝,李荫藩,韩志顺. 2017

[5]晋北盐碱区不同种植年限人工紫花苜蓿草地土壤质量的评价. 郑敏娜,梁秀芝,李荫藩,韩志顺,康佳惠,陈燕妮. 2017

[6]16个紫花苜蓿杂交组合农艺、产量与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李沛,王英哲,于澜,蔡回彩,张书赫,贾雪,刘永莉,徐博. 2024

[7]高寒草甸区饲用燕麦品种营养价值综合评价研究. 王桃,徐长林,姜文清,周志宇. 2010

[8]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辛宗绪,杨久廷,杜海英. 2007

[9]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红壤丘陵区水田多熟制种植效益. 李伟伟,卞新民,王伟,戴兴临. 2005

[10]灰色关联度法在烤烟品种重要性状综合评价中的运用. 宋志美,刘乃雁,王元英,刘魁,陈志强,胡海洲,罗成刚,刘少云,李淑英. 2011

[11]基于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鲜食枣果实品质评价. 李慧,魏天军. 2021

[12]基于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对全株玉米青贮综合品质的分析. 任丽娟,陈雅坤,单丽燕,张晓峰,许凤莲,王有月,王思伟,王昆,卜登攀,王建平,赵和平,赵连生. 2021

[13]11个谷子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周花,戴丽君,李永平,黄小兰,马亚平. 2020

[14]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盆栽甘薯品种(系)观赏性研究. 邱才飞,袁照年,彭春瑞,钱银飞,邵彩虹. 2011

[15]甘蔗属割手密种云南82-114 F_1代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及分类. 桃联安,经艳芬,董立华,周清明,安汝东,杨李和,朱建荣,郎荣斌. 2015

[16]甘蔗引进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晓燕,何红,朱秋珍,王维赞,罗亚伟,粱阗,谢金兰. 2011

[17]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系. 卫玲,樊云茜,肖俊红,杨海峰,贾强生,任玉仙. 2005

[18]秣食豆种质资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郭兴玉,陈金沅,张跃鹏,高山,王志锋,于洪柱. 2023

[19]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微型番茄品种. 潘光辉,尹贤贵,杨琦凤,张赟,杨峰. 2009

[20]基于秸秆栽培的黑木耳营养评价与数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岩岩,李红,刘贺,赵玉梅,刘俊杰.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