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atpC基因植物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关尔鑫

作者: 魏鑫;李玥莹;王凤涛;蔺瑞明;徐世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ATP合成酶;超量表达载体

期刊名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3-5862

年卷期: 2011 年 29 卷 02 期

页码: 297-300

摘要: 线粒体ATP合成酶是氧化磷酸化过程中ATP合成起关键作用的多亚基复合体,但近来发现它们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ATP合成酶的各亚基基因功能的研究有助于阐释其在植物逆境条件下的调节机制,并为研究植物抗逆和防卫反应提供新的途径。线粒体ATP合成酶是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参与氧化磷酸化反应。atpC基因所编码的线粒体ATP合成酶γ亚基是线粒体ATP合成酶的功能亚基。为了进一步研究它在胁迫反应中的功能,以小麦cD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atpC基因。将该基因的cDNA编码序列连接到pCAMBIA1301中,成功构建了小麦pCAMBIA-atpC植物超量表达载体,为后续的转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Q943.2`S512.1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StERF3超量表达载体转基因植株矮化原因初探. 刘影,田振东,宋波涛,柳俊,谢从华. 2011

[2]苎麻胞液型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超量表达载体构建. 郑建树,喻春明,陈平,王延周,谭龙涛,朱涛涛,陈继康,卢凌霄,熊和平. 2014

[3]高粱ATP合成酶E亚基基因(SbATPase-E)的克隆及其抗逆功能研究. 张静,张登峰,孙永华,李永祥,石云素,宋燕春,杜金友,王天宇,黎裕. 2016

[4]与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初步鉴定. 熊梅,穆亚芳,刘家森,郭东春,原冬伟,姜骞,林欢,曲连东. 2010

[5]中国水仙叶绿体ATP合成酶基因NtATPF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林江波,王伟英,邹晖,李海明,吴水金,戴艺民. 2014

[6]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10育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张立平,赵昌平,单福华,张风廷,叶志杰. 2007

[7]小麦抗赤霉病性的生化研究及其机制的探讨. 王雅平,吴兆苏,刘伊强. 1994

[8]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9]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10]小麦Q型、AL型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力的比较研究. 田笑明,吴玉珍,穆培源,韩新年,张吉贞. 1998

[11]超高产小麦品种太原768的选育推广. 何卫家. 1996

[12]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13]蚜粉克星防治小麦穗蚜兼治白粉病的试验.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朱海波. 2000

[14]河南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的若干思考. 杨红旗,路风银,焦宏廷,李莉. 2009

[15]小麦TaPDK基因的序列分析、原核表达及纯化. 杨书玲,张龙雨,张改生,桑青,刘红占,朱启迪,张新钵,赵新亮. 2013

[16]春小麦农麦2号品质及其加工特性分析. 王美丽,王小兵,魏建功,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于美玲,马文星. 2008

[17]GQT120型小麦割前脱粒滚筒装置的试验研究. 程科,郭超,付君,许斌. 2011

[18]小麦-簇毛麦新种质山农05078的鉴定(简报). 刘海燕,何方,王金平,西廷业,王洪刚,李兴锋. 2008

[19]小麦品质改良的方法与途径. 赵春芝,赵春慧,李再恩,周俊,邬灵桂. 2009

[20]小麦原生质体培养——高频率的细胞团形成和植株再生. 王海波,李向辉,孙勇如,陈炬,朱祯,方仁,王培.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