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侵染菊花的番茄斑萎病毒分子检测与基因组部分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凤媚

作者: 金凤媚;宋建;薛俊;陈东亮;王姝;张越;孙海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菊花;番茄斑萎病毒;分子检测;序列分析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75-1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确定北京菊花产区是否发生了番茄斑萎病毒病,了解该病毒北京分离物的序列变异情况,对该地区发生的TSWV进行了分子检测,并对该病毒编码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多糖蛋白(Gn-Gc)、运动蛋白(NSm)、外壳蛋白(N)、非结构蛋白(NSs)等5个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SWV北京地区菊花分离物(Beijing-jh)的5个编码基因与国内各分离物的进化关系较远,与来自韩国和西班牙的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分析表明,N基因是最为保守的基因,核酸平均相似性为97.2%,蛋白为98.6%,RDRP的变异性最大,核酸平均相似性为95.4%,蛋白为96.8%,且Beijing-jh分离物的5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来自西班牙分离物的相似性最大,初步表明,该分离物可能是由于贸易活动由国外传入我国。

分类号: S436.8

  • 相关文献

[1]贵州辣椒番茄斑萎病毒的分子鉴定. 田雨,李淳,李岩,王莉爽. 2024

[2]拟南芥LFY CDNA的克隆及转化菊花的研究. 邵寒霜,李继红,郑学勤,陈守才. 1999

[3]河南省大蒜病毒病的分子检测. 孙新艳,史亚娟,王振跃,燕照玲,孙虎,施艳. 2016

[4]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分子检测与基因组部分序列分析. 华明艳,宋兰芳,崔少杰,孙海波,金凤媚. 2024

[5]从吐鲁番古葡萄树上检测到4种类病毒(AGVd、GYSVd-1、GYSVd-2、HSVd). 郭瑞,姜冬梅,李世访. 2008

[6]邯郸、保定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检测及其DNA-A全序列分析. 李志勇,谢夏青,李兴红,董志平. 2011

[7]葡萄病毒E分子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 范旭东,董雅凤,张尊平,任芳,胡国君,朱红娟. 2014

[8]山西省枣树上啤酒花矮化类病毒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李世访. 2011

[9]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北京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进化分析. 芦佳,刘健,王慧,肖雅文,李常保. 2014

[10]广东湛江蔗区甘蔗白条病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田夏红,赵建英,傅华英,施扬,苏俊波,刘建荣. 2022

[11]番茄抗斑萎病毒(TSWV)育种进展. 张辉,田守波,朱龙英,万延慧,刘娜,杨学东,朱为民. 2016

[12]云南省马铃薯病毒及蓟马优势种发生趋势. 杜霞,吴阔,刘霞,张丽珍,苏晓霞,张宏瑞,张仲凯,胡先奇,董家红,杨艳丽,高玉林. 2020

[13]用ELISA和Dot-ELISA方法检测植物病原的比较研究. 蔡少华,谢云陆,何礼远,徐惠迪. 1992

[14]黑龙江地区番茄斑萎病毒的鉴定及其部分生物学特征分析. 战斌慧,周雪平. 2019

[15]番茄斑萎病毒核衣壳蛋白N及膜多糖蛋白Gn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 潘慧,赵忠豪,章松柏,张德咏,张洁,李俊凯,郑立敏. 2018

[16]贝壳杉烯酸诱导烟草的系统获得性抗性防御番茄斑萎病毒侵染. 赵立华,杨婷婷,邱润霜,何思洁,余萍,郑雪,张丽珍,张仲凯. 2021

[17]40个辣椒栽培品种抗番茄斑萎病毒的评价. 朱阳阳,赵立华,李靖,董家红. 2019

[18]感染番茄斑萎病毒辣椒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刘学辉,陈小均,李淳,何海永,陈文,王莉爽. 2020

[19]番茄斑萎病毒N基因的VIGS载体构建. 邱润霜,赵立华,张晓明,崔玥,张洁,郑雪,李靖,张仲凯. 2020

[20]陆良莴苣类蔬菜斑萎病的侵染循环及其发生流行特点. 张仲凯,马秀英,吴阔,郑宽瑜,裴卫华,陈永对,王田田,吴少政.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