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对冬小麦旗叶光合机构的伤害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程

作者: 杨程;李向东;杜思梦;张德奇;时艳华;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程红建;位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温;光合机构;快速叶绿素荧光;延迟荧光;820nm光反射;冬小麦;耐高温类型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2096-6237

年卷期: 2022 年 30 卷 003 期

页码: 399-4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温胁迫下小麦光合能力下降是影响小麦灌浆和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探明高温对小麦旗叶光合机构的伤害机制有助于小麦高温抗性资源的合理利用.本研究选取35个河南省不同年代的主栽小麦品种,在离体条件下采用快速叶绿素荧光、820 nm光反射、延迟荧光同步测定的方法,对不同温度(22℃,30℃,38℃)处理下所有小麦品种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相关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首先根据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对高温的敏感程度将35个小麦品种分为高温不敏感(G1)和高温敏感(G2)两种类型,然后对所测参数分别平均,结果显示高温胁迫下两种类型小麦品种光系统Ⅱ(PSⅡ)的光能捕获效率、吸收的光能推动电子传递到初级醌受体(QA)下游和光系统Ⅰ(PSⅠ)末端的效率、质体醌(PQ)库的再还原能力高温下均显著下降,但G2小麦品种下降幅度更大;两种类型小麦品种PSⅠ活性均不受影响,但G2小麦品种PSⅠ供体侧电子传递活性下降幅度大于G1小麦品种.通过3种研究方法的相互补充和印证,最终表明PSⅡ反应中心活性、PSⅡ光能的捕获和QA向下游传递电子的能力的差异是导致两种类型小麦品种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差异的主要原因,PSⅡ供体侧和PSⅠ活性对小麦光系统Ⅱ高温抗性没有直接影响.该研究对未来冬小麦抗高温品种选育和栽培管理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参考.

分类号: S184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