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天麻贮藏保鲜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昱辛
作者: 闫昱辛;李宇;闫加力;谭旭辉;廖路婧;何银生;罗凯;艾伦强;何美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鲜天麻;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
期刊名称: 生物资源
ISSN: 2096-3491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1-8
摘要: 鲜天麻是一种营养丰富、功效显著的药食同源药材,但是鲜天麻组织脆嫩、富含微生物,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极易受到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害而腐败变质,严重影响其食用和商品价值,因此研究鲜天麻的高效保鲜技术延长其货架期是亟待解决的产业瓶颈问题。综述分析鲜天麻的物理损伤、酶促褐变和内源微生物等腐败机制,并重点阐述了现有物理保鲜技术(臭氧、低温、气调、包装、超高压、60Go-γ辐照处理)、化学保鲜技术(化学保鲜剂、涂膜技术)以及生物保鲜技术(生物保鲜剂、组培技术)的作用原理、方式、保鲜效果、技术缺陷等,旨在为新鲜天麻保鲜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促进鲜天麻资源发展。
分类号: TS205%R282.71
- 相关文献
[1]香蕉果实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林江波,王伟英,邹晖,戴艺民. 2019
[2]甘薯采后物理、化学与生物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李露露,张苗,孙红男,木泰华. 2021
[3]现代果蔬保鲜技术及植物源果蔬保鲜剂研究进展. 谌馥佳,燕照玲,李恩中. 2016
[4]切花月季保鲜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廖学智,闫世强,洪镜芬,苏小翔,贾晓昱,张鹏,张鹤,齐欣. 2024
[5]兰州百合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张敏敏,王立光,李琦,裴怀弟. 2023
[6]香菇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陈冰洁,乔勇进,张国强,董宗宗,王晓. 2019
[7]食用菌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史君彦,高丽朴,王清,左进华. 2017
[8]鲜天麻对睡眠干扰诱导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黄红,陈碧清,姜宁,吕静薇,王海霞,卢聪,刘新民,吕光华. 2020
[9]不同温度和化学处理对食用菌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谭志勇,何焕清,邓海涛,梁杰. 2005
[10]鲜切果蔬物理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韩晨瑞,申靖,刘航,袁树枝,曹建康. 2022
[11]食用菌生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钱磊,刘连强,李凤美,张扬,周永斌,张志军. 2020
[12]银耳多糖对南美白对虾储藏品质的影响. 邓文静,钱磊,张军,张志军,张业尼. 2021
[13]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保鲜冷却猪肉的效果研究. 时威,谢为天,张岩,徐春厚,刘颖. 2011
[14]库尔勒香梨黑斑病菌拮抗菌筛选及其抑菌机理. 郝金辉,包慧芳,王宁,詹发强,侯新强,郑素慧,何亚芳,史应武,杨蓉,龙宣杞. 2022
[15]乳酸菌应用于冷却羊肉生物保鲜的研究初探. 诸永志,姚丽娅,徐为民,王道营. 2008
[16]枯草芽孢杆菌对桑椹采后致腐微生物的抑菌作用. 陈成,方银,金超,李少辉,陈会娟. 2016
[17]柑桔采后生物保鲜技术研究初报. 谢永红,周平容. 1993
[18]食用菌/黄喉复合食品加工保藏技术. 刘达玉,郑林用,刘海强,李宗堂,张秀芬,尹显华. 2015
[19]葡萄采后生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滕林,王泽彬,集贤,张雯,张业尼,朱志强,刘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杜仲生产栽培技术
作者:李大荣;李小玲;李云飞;李念祖;谭旭辉
关键词:杜仲;种苗繁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
-
不同形态硒肥对葛根硒含量和药用成分的影响
作者:汪丹;闫加力;李宇;王梦园;张阳阳;周伟
关键词:硒肥;葛根;硒;品质
-
四川蚕桑产业的双碳战略实践成效和对策
作者:陈义安;王晓芬;刘俊凤;佟万红;胡春梅;李宇
关键词:四川;蚕桑产业;碳达峰;碳中和;减碳;对策
-
不同粒径硬颗粒饲料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投饲策略研究
作者:周庆;徐晓莹;郭赛;许巧情;罗凯;郜卫华;田娟;陈效儒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饲料粒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
-
树番茄茎段无菌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作者:高燕;姜艳;周侯光;董蓉娇;姚志军;姚春;罗凯
关键词:树番茄;组织培养;茎段;植株再生
-
南充"中国绸都"品牌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作者:陈义安;胡春梅;李宇;王晓芬;张浩仁;佟万红;粟思源;刘俊凤
关键词:南充;中国绸都;品牌建设;中心城市
-
发酵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姚海行;陈效儒;袁汉文;罗凯;方刘;陈燚;郜卫华;田娟;刘永胜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