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头高钙红茶生产工艺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进帮

作者: 张进帮;董俊;安玉琴;李晓珍;马甲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乌龙头鲜叶;乌龙头高钙红茶;加工工艺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与信息

ISSN: 1003-6997

年卷期: 2023 年 009 期

页码: 147-150

摘要: 本研究以乌龙头鲜叶为原料,参照一般红茶生产技术,通过对鲜叶切丝、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提香等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初步确定乌龙头叶红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为:摘叶→分拣→切叶→萎凋→揉捻→发酵→初干→绝干→提香九道工序,其工艺参数为:乌龙头鲜叶切成6~7 mm,38℃下经40~45 min和20~25 min2次萎凋,萎凋叶减重率达31%~34%时进行2次揉捻,当揉捻叶含水量为58%~62%时,在31℃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通风发酵8~10 h,在38~50℃下将发酵叶通风初干和微波绝干后,90 下提香2 h,可得到成品率为24%~30%的品质优良、具有保健功能的乌龙头红茶.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开口松子加工工艺. 何丁喜,吴平谷. 1998

[2]绿豆沙清热保险饮料的研究. 孙向东,郭顺堂. 2001

[3]原汁鹌鹑罐头的生产技术. 王薇. 1996

[4]六枝茶叶生产情况考察报告. 魏国雄,张其生. 1993

[5]如皋猪肉松的加工技术. 陈启康,沙文锋,戴晖,朱娟,顾志华,黄志军,朱建生. 2005

[6]鲜食玉米籽加工玉米乳工艺技术初探. 唐明霞,陈惠,顾志华. 2013

[7]青玉米“带壳预煮,去壳速冻”加工工艺. 袁春新,唐明霞. 2009

[8]鲜食糯玉米带壳预煮去壳速冻加工新技术. 袁春新,唐明霞. 2010

[9]不同加工工艺对花香绿茶品质的影响. 魏杰,刘声传,鄢东海,刘红梅,王勇,申东,郑文佳. 2012

[10]筑新碧芽茶. 申东,陈祥云. 1993

[11]中国功夫红茶研究进展. 冯林,沈强,何萍,潘科. 2012

[12]绵羊对不同加工工艺的糊化玉米尿素产品利用率的研究. 高民,卢德勋,冯宗慈,奥德,王洪荣,杜敏,珊丹,张海鹰. 1997

[13]金针菇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加工研究进展. 蔡和晖,廖森泰,叶运寿,刘学铭. 2008

[14]加工工艺对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的影响. 黄燕芬,魏成熙,何嵩涛,姜金仲,周国兰,俞迎春. 2013

[15]金太阳杏杏干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杨娟侠,鲁墨森. 2007

[16]龙岩咸酥花生加工工艺与专用型品种标准的商榷. 唐兆秀,石小琼,徐日荣,蓝新隆. 2011

[17]淡水鱼类加工工艺. 田晓琴,杨兴. 2008

[18]糯玉米速冻汤圆专用粉加工工艺研究. 祝美云,庞凌云,王安键,侯传伟,李改. 2008

[19]新型高蛋白营养食品-"素肉". 段汝浩. 1992

[20]香菇柄松加工工艺的研究. 王安建,刘丽娜,魏书信,田广瑞,李静.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