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苗红霞

作者: 苗红霞;孙佩光;张凯星;金志强;徐碧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GBSS基因;直链淀粉;表达分析;调控机制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3 期

页码: 18-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是决定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酶,单子叶植物GBSS包含两种同工酶,分别是GBSSI和GBSSII,双子叶植物只有GBSSII一种同工酶。GBSSI基因的表达主要控制种子、胚、胚乳等贮藏器官中直链淀粉的合成,而GBSSII主要控制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中直链淀粉的合成。综述了模式植物及农作物中GBSS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其他植物GBSS基因的研究提供借鉴。

分类号: Q943.2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高支链淀粉突变体‘P24023’的HRM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 范书华,董清山,赵团结,解国庆,王艳,赵云彤,时新瑞. 2019

[2]百合GBSS基因RNAi载体构建. 张进忠. 2022

[3]"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淀粉含量的分析与评价. 韩俊华,张爱霞,罗敏,张少丹,平慧娟,王慧军. 2012

[4]稻谷对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Motschulsky的抗性. 李宝娟,张志涛. 1990

[5]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青先国. 2003

[6]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误差分析. 段传玲,兰静,张宏坤. 2015

[7]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包合物形成机理的研究. 冯涛,刘芳芳,荣志伟,庄海宁,刘轶. 2015

[8]转Q酶干扰基因玉米直链淀粉及相关性状的分析. 袁文娅,关淑艳,董灵艳,张君. 2015

[9]食味特性因子及理化性状对粳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刘俊云,崔晶,赵居生,陈秀琴. 2005

[10]云南野生稻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测定. 彭波,陈瑞,史冬燕,黄兴奇,刘小烛,程在全. 2008

[11]RNAi沉默淀粉分支酶基因SEEI对玉米直链淀粉合成的影响. 郭新梅,宋希云,张晓东. 2010

[12]高直链淀粉在食品和材料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明. 2019

[13]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研究. 邹茜,邵源梅,黄平,李华慧,辜琼瑶,郭咏梅,李少明. 2019

[14]“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淀粉含量的分析与评价. 韩俊华,张爱霞,罗敏,张少丹,平慧娟,王慧军. 2012

[15]青稞籽粒主要组分对其淀粉膨胀势的影响. 翟会生,唐珊珊,潘志芬,李俏,邓晓青. 2017

[16]黑粒小麦资源的籽粒淀粉组分和SGP-1蛋白组成研究. 孟雅宁,王恰恰,张业伦,兰素缺,李光威,李杏普,古东月. 2018

[17]40份糜子资源淀粉组成及含量分析. 邵欢欢,石甜甜,何杰丽,冯颖,陈凌,王海岗,王瑞云,乔治军. 2019

[18]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研讨. 张小明,石春海,鲍根良,叶胜海. 2002

[19]双波长法测定冰温贮藏西洋参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 李家磊,管立军,王崑仑,高扬,严松,张志宏,卢淑雯,周野. 2020

[20]不同糯性高粱胚乳淀粉形成与积累过程的酶学调控机制及显微结构变化. 柯福来,朱凯,李志华,石永顺,邹剑秋,王艳秋.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