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辽杂1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辛宗绪

作者: 辛宗绪;刘志;赵树伟;孔凡信;肖继兵

作者机构: 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辽杂18号;种植密度;生长发育;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5 年 11 期

页码: 47-49

摘要: 为发挥辽杂18号的产量潜力,探求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辽杂18号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粱种植密度的增加,高粱叶面积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差异显著,从开花期以后叶面积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12.0万株/hm2和13.5万株/hm2密度下叶面积指数下降较快;种植密度较生育进程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干物质积累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从产量构成方面看,单穗重、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辽杂18号在种植密度为10.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在实际生产中,推荐辽杂18号的种植密度为9.0万~10.5万株/hm2。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高粱食用杂交种辽杂13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汪由,王恩杰,王岩,杨立国. 2010

[2]种植密度对高粱吉杂137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悦,李伟,李继洪. 2020

[3]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方式对吉杂375产量的影响. 马一铭,胡月,刘禹夫,于维,窦忠玉,张秀荣,曲祥春,闫鸿雁. 2023

[4]2个适合机械化种植的高梁品种产量、光合特性及密植潜力比较. 朱凯,张飞,柯福来,王艳秋,李志华,邹剑秋. 2017

[5]种植密度对高梁国窖红1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赵甘霖,刘天朋,张长伟,倪先林,陈国民. 2010

[6]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劲松,杨楠,董二伟,王立革,武爱莲,丁玉川,白文斌,焦晓燕. 2013

[7]种植密度对高粱国窖红1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赵甘霖,刘天朋,张长伟,倪先林,陈国民. 2010

[8]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成穗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曹雄,梁晓红,黄敏佳,申登高,李占林. 2015

[9]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泸糯8号’产量的影响. 赵甘霖,倪先林,胡炯凌,陈国民,丁国祥. 2013

[10]旱地不同种植密度对中晚熟矮秆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贵锋,白文斌,赵建武,王金转,郑香萍,申慧勇. 2012

[11]种植密度对矮秆高粱品种绥杂7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申晓慧. 2016

[12]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抗虫棉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海洋,陈建平,蔡立旺,王为,王永慧,戚永奎,施庆华,潘宗瑾,高进. 2014

[13]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短季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海洋,陈建平,王永慧,蔡立旺,戚永奎,施庆华,张萼. 2013

[14]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姜宇鹏,钱春荣,姜宇博,于洋,李梁,吕国依. 2020

[15]调亏灌溉与合理密植对旱区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刘素华,彭延,彭小峰,罗振,董合忠. 2016

[16]机插秧不同株距对‘松早香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杨立年,张萍,谢伟锋,蒲攀,况慧云. 2023

[17]冀南地区不同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王树林,林永增,祁虹,王志忠,李智峰. 2010

[18]密度和施氮量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卓,刘永红. 2018

[19]密度对粮饲兼用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沙吾列·沙比汗,赛里克·都曼,麦利亚·依尔斯别克,祖力甫卡尔·艾木拉,吐逊·衣米尔. 2014

[20]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吴秋平,蒋飞,韩成卫,曾苏明,宋春林,刘保申,徐立华,孔晓民.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