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小麦冠层光辐射特征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之杰

作者: 王之杰;郭天财;朱云集;王纪华;赵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密度;冠层结构;产量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03 年 23 卷 10 期

页码: 1657-166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对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49的冠层光辐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麦49叶面积指数 LAI 全生育期变化为单峰曲线,由越冬期开始逐渐增大,于开花期达最大值,之后下降.开花后D2 基本苗为150×104株/hm2 处理绿叶面积保持时间较长.其叶片分布 LD 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以D2处理的LD较为合理.各时期处理间平均叶倾角 MFIA 均为高密度的大于低密度的,返青以前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较小,拔节以后差异增大,灌浆后期各处理MFIA均有减小趋势.消光系数 K 随天顶角增大而增大,D2处理冠层消光系数适中,且分配较优.冠层直射辐射透过系数 TR 随天顶角增大逐渐减小,开花期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灌浆中期各处理之间差异减小.D2处理因其产量三因素协调而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综合以上结果可知,豫麦49在超高产条件下以D2处理的冠层结构最优,表现为LAI大小适中,叶片分布均匀,冠层消光系数分布合理,光能利用率较高.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直播密度对常规早稻产量性状及冠层结构的影响. 张玉烛,何超. 2015

[2]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刘俊华,吴正锋,李林,郑永美,孙学武,李秋芝,赵红军,孙秀山,王才斌,万书波. 2020

[3]"宽早优"植棉模式下不同株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王洪彬,贺立强,张东风,宋美珍,王海娟,王志刚,刘海燕. 2023

[4]不同播期、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霍成斌,李岩华,孙美荣,张俊灵,张东旭. 2011

[5]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粱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18

[6]耐密性玉米冠层结构对密度的响应. 何佳宾,李叶蓓,聂言顺,张萍,郭正宇. 2016

[7]种植密度对高粱冠层结构及光辐射特征的影响. 王聪,胡尊艳,陈林祺,任思琪. 2017

[8]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粱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18

[9]小麦冠层结构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典范相关分析. 张娟,崔党群,范平,宋保谦. 2000

[10]氮肥施用对稻茬小麦冠层结构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张文静,江东国,黄正来,周晓楠,马尚宇,米璐,韩笑,王成雨. 2018

[11]不同新型肥料对小麦光合特性、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于国宜,孔令聪,张亮,韦志,王永玖,王智,杜祥备. 2022

[12]二氢赤霉素对不同增密条件下蜀麦133冠层光能截获和产量的影响. 刘雨杭,赵书宏,祝婷婷,梁振宇,贺大海,陈佳博,任勇,黄林,樊高琼,伍碧华. 2024

[13]密度与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春云,耿安红,郭树庆. 2013

[14]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大豆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刘玉平,李瑞平,李志刚. 2010

[15]密度与播期互作下棉花冠层PAR时空特征分析. 刘帅,刘帅,崔爱花,李永旗,李直兴,谢业涛,余进祥,李亚兵. 2020

[16]株型调控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黄收兵,徐丽娜,陶洪斌,董志强,王璞. 2012

[17]高密度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参数的影响. 卫丽,邵扬,常晓,王和洲,齐爽,王同朝. 2012

[18]密度对耐密性不同玉米品种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唐建华,张卫建,王延波,于吉琳,宋振伟,刘荣,王大为,刘颖,齐华. 2013

[19]品种、空间布局及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冠层结构、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朱金城,陶洪斌,盛耀辉,高英波,杨利华. 2015

[20]密肥条件对沿江稻田小麦生长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