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对四个茶尺蠖地理种群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强

作者: 林强;郑吉澍;李平;高冬梅;郭萧;韩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尺蠖;地理种群;茶树叶片;生命表参数;取食适应性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5 年 04 期

页码: 951-9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成熟度茶树叶片对浙江等4个地理种群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发育和生殖的影响,旨在揭示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对不同质量食物的适应力差异,为制定各地茶尺蠖种群的差异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浙江、湖北、福建和江西等地茶尺蠖种群饲喂嫩叶、成叶和老叶3种不同成熟度的茶树叶片后,对比研究其发育历期、死亡率以及内禀增长率等生长发育与生命表参数。【结果】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发育历期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以成叶处理发育历期最短;幼虫3龄前死亡率以老叶处理死亡率最高(达33%),嫩叶处理最低(达15%),每雌产卵量以嫩叶处理最高(达362.23粒),老叶处理最低(达56.67粒);在内禀增长率、净繁殖率、种群加倍时间、周限增长率等5个生命表参数方面,各地理种群在成叶处理下差异不显著(P>0.05),嫩叶和老叶处理下差异显著(P<0.05)。通过茶树叶片内含物与茶尺蠖发育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地理种群生命参数与各物质成分的相关性不尽一致,分别有2种物质与湖北种群、江西种群相关性最大,分别有1种物质与浙江种群、福建种群密切相关。【结论】浙江、福建、湖北和江西4地区茶尺蠖种群在取食适应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浙江种群取食不同发育成熟度茶树叶片后的适应性较强,在幼虫期存活率、每雌产卵量和世代净繁殖率(R0)等重要参数方面都较突出;而湖北种群对老叶这一不良食物的适应能力最弱(死亡率最高、净繁殖率较低);江西种群对老叶的适应能力较弱(死亡率较高、净繁殖率最低)。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茶树不同成熟度叶片对茶尺蠖发育适合度的影响. 郭萧,王晓庆,彭萍,林强,胡翔,盛忠雷,邬秀红. 2012

[2]浙江茶尺蠖地理种群已分化成为不同种. 席羽,殷坤山,唐美君,肖强. 2014

[3]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对EoNPV的敏感性差异研究. 席羽,殷坤山,肖强. 2011

[4]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适合度差异研究. 王晓庆,盛忠雷,彭萍,郭萧,胡翔,林强. 2013

[5]不同的茶尺蠖地理种群增长差异性研究. 王晓庆,盛忠雷,彭萍,郭萧,胡翔,林强. 2013

[6]专食性眼斑沟芫菁幼虫对非喜爱食物的阶段性适应(英文). 伏召辉,刘昌华,杜超. 2023

[7]茶树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刘艳丽,金孝芳,马林龙,曹丹,龚自明,韦朝领. 2017

[8]氟铝互作对茶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钟秋生,林郑和,郝志龙,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单睿阳. 2019

[9]高光谱技术分析茶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分布. 赵杰文,王开亮,欧阳琴,陈全胜. 2011

[10]茶树叶片ESTs序列及其功能基因表达谱特征分析. 赵丽萍,陈亮,高其康. 2004

[11]《茶树病虫综合防治讲座》第七讲茶树对病虫害的抗性. 陈雪芬. 1985

[12]苹果-茶间作对茶树叶片品质影响的研究. 赵甜甜,蔡新,梁名志,陈继伟,罗琼仙,韩海华,黄玫,汪云刚. 2011

[13]茶叶氟研究进展——累积特性、含量和人体健康关系评价. 阮建云,杨亚军,马立峰. 2006

[14]一种适于cDNA-AFLP分析的茶树叶片总RNA提取方法. 高香凤,王庆森. 2012

[15]基于图像分析的茶树叶齿形态特征量化研究. 唐敏,钟奇天,徐进,肖富良,李解,翟秀明,侯渝嘉,谷雨. 2023

[16]茶树叶片显微结构在茶叶加工中的观测研究. 黄藩,叶阳. 2014

[17]《茶树病虫综合防治讲座》第八讲茶园中化学农药的选择. 陈宗懋. 1986

[18]不同种类蔬菜对黄粉虫成虫繁殖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曾兆华,林涛,陈艺欣,陈勇,赵建伟,田厚军,魏辉,游泳. 2019

[19]玉米和小麦对黏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陈琦,段云,徐永伟,陈莉,沈海龙,刘迪,范志业,侯艳红,黄建荣,李世民. 2021

[20]棉蚜人工饲料配方筛选及蔗糖浓度优化研究. 张倩,陆宴辉.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