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入射角与果树株行距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桂祥

作者: 李桂祥;王长君;刘伟;张安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果树;桃;太阳方位角;太阳高度角;株行距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13 期

页码: 168-1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泰安地区,以主干形桃树为例,研究太阳入射角(高度角、方位角)与果树株行距之间的关系,为合理选择株行距和干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泰安及周边地区,根据太阳入射角、树体高度等综合分析,以主干形整枝的果园,成龄树高4 m,行距应选择4~5 m;根据干高与行距、株距的关系,在新建果园中以幼树干高1.0 m、成龄树干高0.8 m、株距2 m左右为宜。

分类号: S66-3

  • 相关文献

[1]田间作物NDVI测量仪可靠性分析及标定环境研究. . 2019

[2]逐日平台搭载作物生长信息传感器效果检验与评估. 唐普传,张美娜,孙传亮,吴茜,曹静,梁万杰,张伟欣,葛道阔,曹宏鑫,刘乃森,张文宇,王潇,李百明,吴金恺,吉书雯,朱星月. 2022

[3]日光温室合理前后间距计算方法的分析与验证. 马月虹,刘霞,马彩雯,孙俪娜,史慧锋,姜鲁艳. 2013

[4]玉米与大豆“1∶2”间作种植的株行距优化配置研究. 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杨春杰. 2014

[5]功能结构模型在黄瓜栽培密度最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钱婷婷,赵京音,杨娟,郑秀国,郭新宇,陆声链,温维亮. 2018

[6]种植密度与株行距配置对河套灌区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的影响. 孙祥春,苗三明,王雪娇,张艳,樊秀荣,孙秀云,王艳军,高海燕,赵晓宇,李强. 2021

[7]株行距和施肥量对木薯产量及生长的影响. 黄洁,王萍,许瑞丽,陆小静,张振文. 2009

[8]荔枝选种圃合理株行距研究. 王丽敏,陈洁珍,蔡长河,张春阳,吴洁芳,付丹文,欧良喜. 2015

[9]种植密度对烤烟养分吸收与烟叶质量的影响. 朱佩,申国民,张继光,张忠锋,薛琳,朱启法,汪文杰,蔡宪杰,曹亚凡. 2020

[10]果园杂草及其防除. 冯建国. 1994

[11]适宜机械收获株行距对黄土旱塬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磊,李雅文,樊廷录,张建军,赵刚,党翼,李尚中. 2017

[12]南疆地区果粮间作核桃适宜株行距研究初报. 白仲奎,王学军,付友,于秋香,刘勇. 2013

[13]株行距配置对木薯生物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王玉梅,刘子凡,黄洁,陈太就. 2014

[14]种植模式对机采棉干物质积累及品质的影响. 魏鑫,徐建辉,张巨松. 2017

[15]粤椒3号优化栽培模式. 李颖,买自珍,王得元,王恒明. 2005

[16]山葡萄不同株行距和架式对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宋润刚,路文鹏,沈育杰,李昌禹,范书田,杨义明,刘景宽,郭振贵. 2007

[17]研究报告? ? 栽植密度对'新梨七号'梨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魏树伟,劳建中,周彤,牛庆霖,闫文静,王少敏. 2021

[18]不同木薯/花生模式下的产量表现及其经济产出研究. 刘子凡,黄洁,魏云霞,孙鸿锐. 2016

[19]山葡萄不同株行距和架式对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路文鹏,宋润刚,张庆田,李晓红,金寅浩,栾景顺. 2011

[20]不同株行距对甘薯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苏明,黄洁,甘学德,许瑞丽,叶剑秋.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