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溶解度农药残留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芬

作者: 张芬;张新忠;陈宗懋;罗逢健;楼正云;孙威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汤;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浸出规律;风险评估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3 年 05 期

页码: 482-4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建立了茶汤中两种不同溶解度农药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浸泡时间、温度、次数、茶叶形状和茶叶中残留量对两种农药浸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定水温100℃时,浸泡不同时间,15 min时,整叶茶和碎茶中噻虫嗪浸出率达最大值分别为81.2%和88.6%;25 min时碎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达到最大为5.5%,此时整叶茶中为0.41%。不同水温下冲泡15 min时,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茶汤中的浸出率均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水温100℃时,整叶茶和碎茶中噻虫嗪的浸出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3.9%和89.1%;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也达到最大,分别为0.55%和4.1%。恒定水温100℃,冲泡15 min 3次,整叶茶实际样品中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随浸泡次数增加而逐次减小,总浸出率最大分别为93.25%和1.94%。茶汤中噻虫嗪总浸出浓度与它在成茶中的残留量呈线性关系Y=0.9267X-0.0336,R2=0.9954;高效氯氟氰菊酯总浸出浓度与它在成茶中的残留量呈二次函数关系Y=0.0026X2-0.0023X+0.0096,R2=0.9765。在此基础上对茶叶中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饮茶摄入两种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很小。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QuEChERS净化GC/ECD测定茶叶与土壤中噻虫嗪、虫螨腈及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 张芬,张新忠,罗逢健,陈宗懋,孙威江. 2013

[2]气质联用法检测麦田中的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 陈国峰,刘峰,张晓波,陶波. 2015

[3]麦田施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施药人员的暴露水平和风险评估. 陈波,郑丽,李凤敏,黄啟良. 2015

[4]吡虫啉和噻虫嗪防治瓜蚜的最终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李一帆,董兆克,相玉苗,芦金生,张志勇. 2015

[5]噻虫嗪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及风险评估. 郇志博,罗金辉,谢德芳. 2018

[6]普洱茶中氨基酸和茶多酚浸出规律的研究. 段学艺. 2010

[7]普洱茶冲泡条件与水浸出物浸出规律研究. 段学艺,王家伦,陈正武. 2010

[8]砖茶中氟的浸出规律研究. 贾海云,童雄才,彭福元,史端甫,刘霞林. 2002

[9]茶叶内含物质与外源污染物在冲泡过程中的浸出规律. 陈红平,刘新,鲁成银,邱静. 2020

[10]青砖茶茶汤滋味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模型建立. 王胜鹏,龚自明,郑鹏程,刘盼盼,高士伟,滕靖,王雪萍,叶飞,郑琳,桂安辉. 2019

[11]田间条件下茶园土壤-茶树-茶汤中铅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陈玉真,单睿阳,王峰,陈常颂,尤志明,臧春荣,余文权. 2020

[12]茶汤微量金属元素的溶出动态研究. 唐敏,侯渝嘉,黄尚俊,姚永宏. 2012

[13]茶汤回甘滋味及其电子舌应用分析研究. 许勇泉,刘栩,刘平,陈根生,汪芳,袁海波,尹军峰. 2013

[14]不同配比陈皮-蜜橘皮茶汤品质分析. 李晓华,徐玉娟,刘雯雯,余元善,温靖,辜青青,傅曼琴. 2024

[15]代用茶茶汤中功能性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 赵珊,杨飞洋,秦琳,李曦,黄世群,郑幸果,雷欣宇,仲伶俐. 2023

[16]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茶叶与茶汤中茚虫威残留降解规律. 张新忠,罗逢健,陈宗懋,刘光明,楼正云. 2013

[17]乌龙茶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浸出及安全性. 苏德森,林虬,方灵,余宇成. 2016

[18]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 邵金良,黎其万,董宝生,刘宏程,束继红. 2008

[19]不同类型水质对龙井茶汤风味品质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龚芝萍,尹军峰,陈根生. 2020

[20]基于纳米粒子吸附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茶汤中的有机磷. 谭正初,钟兴刚,李彦.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