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青素的生物合成与产业化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苗丽青
作者: 苗丽青;马旭辉;李素贞;陈茹梅;柳小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虾青素;生物合成;产业应用;递送系统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2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虾青素属于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及多种生物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疗等领域。虾青素存在立体异构和几何异构等多种异构体形式,不同异构体的生物活性存在差异,在商业化应用上也有不同。目前,商业化应用的虾青素主要来源于化学合成和微生物与雨生红球藻的提取物,但二者均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因素。近年来,为了开辟新的虾青素生物合成途径,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中重构虾青素合成代谢途径合成虾青素。同时,通过提高虾青素的稳定性来拓展其应用范围,增强应用效果。对虾青素的特性、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有关虾青素合成的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活性递送系统的发展,并对虾青素的产业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Q819
- 相关文献
[1]数字果树及其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吴升,温维亮,王传宇,杜建军,郭新宇. 2021
[2]山药多糖构效关系及产业应用. 李想,何荧珠,李龙,王琼,范蓓,王凤忠,白亚娟. 2023
[3]黄精改善神经功能及产业应用进展. 张瑛毓,王丹阳,孙源,刘佳萌,孙晶,白亚娟,吉建邦,卢聪,范蓓,王凤忠. 2023
[4]抗菌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吴晓烽,秦竹,史海健,余刚,董瑶. 2018
[5]RNA疫苗研究进展及狂犬病RNA疫苗. 汪芋,缪发明,张守峰,么乃全,扈荣良. 2024
[6]阳离子PLGA纳米颗粒作为核酸疫苗递送载体的能力及其特性评价. 杨蕴琦,卢渊录,罗新,茹嘉喜,赵翔,孙世琪,冉旭华,闻晓波,郭慧琛. 2020
[7]超声波诱变筛选虾青素高产菌株. 刘艳,李佳,冯印. 2013
[8]虾青素与螺旋藻对血鹦鹉体色的影响. 张晓红,吴锐全,王海英,欧阳冰,吴立新,牛纪峰. 2009
[9]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早期形态与色素变化及添加剂对其体色的影响. 陈超,吴雷明,李炎璐,宋振鑫,梁友,翟介明,王鲁,庞尊方. 2014
[10]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现状. 沈建新,韦金河. 2007
[11]虾青素的功能及国内研究进展. 刘艳,冯印,李佳. 2013
[12]测定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及其它色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陈勇,李德发,陆文清,朴香淑,杨文军,惠柏棣,韩雅珊. 2003
[13]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红罗非鱼各组织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沉积率的影响. 公翠萍,朱文彬,刘浩亮,梁政远,董在杰. 2014
[14]饲料中添加法夫酵母对罗氏沼虾的体色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吕玉华,金征宇,徐学明. 1999
[15]虾青素高产突变株的选育. 吕玉华,金征宇,徐学明. 1999
[16]虾青素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吕玉华,金征宇,徐学明. 2000
[17]硝酸钠和水杨酸对雨生红球藻累积虾青素的影响. 李梓楠,陈绪清,任建武,何京京,张秀海. 2016
[18]不同来源虾青素提取、纯化及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高岩,邢丽红,孙伟红,吴旭干,祖露. 2020
[19]虾青素产生菌单线态氧NTG诱变育种. 朱记丰,吕玉华,李世杰. 2003
[20]响应面优化南极磷虾虾青素的复合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谈俊晓,赵永强,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魏涯,岑剑伟.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3个玉米黄叶突变体的光合特性研究
作者:袁钰涵;樊佳丽;杨文竹;陈茹梅
关键词:玉米;叶色突变体;光合作用;叶绿素合成
-
花青素玉米的育种进展
作者:杨文竹;陈茹梅
关键词:花青素;鲜食玉米;育种
-
玉米中Class Ⅰ和Class Ⅱ NAS蛋白之间的BiFC互作研究
作者:肖克;周晓今;陈茹梅;逄森
关键词:玉米;烟草胺合成酶;N端可变结构域;双分子荧光互作
-
褪黑素对玉米幼苗根系发育和抗旱性的影响
作者:马旭辉;陈茹梅;柳小庆;赵军;张霞
关键词:褪黑素;根系构型;抗氧化;光合作用;抗旱性
-
玉米铁还原酶基因ZmFRO2的功能分析
作者:乔孟欣;李素贞;陈景堂
关键词:铁还原酶基因;ZmFRO2;功能验证;缺铁胁迫
-
转phyA2、ZmTMT和Bar玉米的获得及其特性分析
作者:姚兴兰;杨文竹;罗彦忠;陈茹梅;王磊;张兰
关键词:玉米;植酸酶;维生素E;α-生育酚;草铵膦抗性
-
玉米ZmENA1基因的克隆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应答分析
作者:张鑫;周晓今;逄森;李素贞;黄家兴;陈茹梅
关键词:玉米;ZmENA1;金属;烟酰胺;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