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纬度引种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邹瑜

作者: 邹瑜;金光辉;张建军;刘春发;杜长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纬度;植株性状;产量;淀粉

期刊名称: 中国马铃薯

ISSN: 1672-3635

年卷期: 2013 年 03 期

页码: 136-139

摘要: 影响马铃薯引种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如纬度、海拔、气候条件和品种生育期等。本试验选取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龙引薯1号’和‘克新13号’,分别来源于不同纬度地区呼玛县、嫩江县和林甸县的种薯,引种到林甸县,测定生长期间的株高和茎粗、收获后的块茎产量和大中薯率,淀粉含量,提取淀粉产量并测定淀粉黏度和糊化温度,以分析比较不同纬度引种对马铃薯植物学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均表现为来源于高纬度地区的种薯长出的马铃薯植株高大、茎秆粗壮,产量高、大中薯率高,淀粉产量也高,但淀粉提取率、淀粉黏度及糊化温度变化规律不明显。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主茎密度与植株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关系. 雷雪萍,李勇,白雅梅,吕文河. 2017

[2]相同种薯播量不同种薯切块重量和密度组合对植株和块茎性状的影响. 雷雪萍,李勇,白雅梅,吕文河. 2016

[3]大垄双行不同种植密度下切块与整薯播种对‘垦薯1号’马铃薯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尤晗,金光辉,刘喜才,高幼华,姜丽丽,冯玉钿,王腾. 2016

[4]氮磷钾及密度对贵州中部马铃薯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吴巧玉,夏锦慧,李其义,曾宪浩,何天久. 2015

[5]马铃薯氮素吸收积累特性与施用技术研究. 林永忠,李小萍,姜照伟,翁定河. 2012

[6]新疆昭苏垦区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 陈历湘,杨相昆. 2009

[7]三个马铃薯早熟品种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产量表现. 武新娟,唐贵,隋冬华,张冬雪,高佳缘,张鹍,张莉莉,王璐瑶. 2023

[8]马铃薯叶型和种植密度对产量组分的影响. 段惠敏,卢潇,周晓洁,李高峰,文国宏,王玉萍,程李香,张峰. 2021

[9]马铃薯植株7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杨万林,李先平,吴毅歆,阎发祥,隋启君. 2004

[10]马铃薯原种的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经济参数的影响. 李勇,吕典秋,高云飞,邱彩玲,宿飞飞,刘尚武,王绍鹏. 2009

[11]马铃薯品种植株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杨万林,李先平,吴毅歆,阎发祥,隋启君. 2003

[12]氮、磷、钾施用水平对马铃薯脱毒苗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干物质含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 李勇,吕文河,吕典秋,胡林双,曲丽,宿飞飞,刘尚武,王绍鹏,刘震宇,杨焕春,杜英秋. 2014

[13]马铃薯植株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杨万林,吴毅歆,李先平,阎发祥,隋启君. 2004

[14]不同纬度对高油酸大花生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潘丽娟,王通,许静,陈娜,陈明娜,王冕,杨珍,兰孝帮,迟晓元. 2020

[15]长江下游不同生态区双季优质晚稻生长特性和温光利用差异. 徐春梅,袁立伦,陈松,褚光,叶为发,丁玉华,王丹英,章秀福. 2020

[16]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粳稻产量、生育时期及温光资源配置的生态性差异. 王孟佳,殷敏,褚光,刘元辉,徐春梅,章秀福,王丹英,陈松. 2021

[17]施氮量对四川省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超级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蒋鹏,罗晓莲,夜明登,肖洪,李金荣,周兴兵,张林,朱永川,郭晓艺,刘茂,郭长春,熊洪,徐富贤. 2023

[18]郑单958玉米生态适应性研究初报. 张厚宝,李少昆,谢瑞芝,孙庆泉. 2009

[19]不同纬度地区青贮玉米生长性状、适应性研究. 郭江,瓮巧云,林红,吕爱枝,刘颖慧,袁进成. 2022

[20]酶水解法测定马铃薯中的淀粉含量. 陈鹰,乐俊明,丁映.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